中韩看似同处东亚儒家文化圈,但在社会生活的各个层面,却有着巨大的差异。韩国明星看似光鲜亮丽,可在她们的笑容背后,有着怎么的血泪情仇?说到韩食,肯定不是只有泡菜,那么想在韩国不挨饿应该吃些什么呢?中韩历史争议主要在网络流传,主流媒体基本上装聋作哑,本书则对此给予了客观解读 。作者长期在韩国生活,担任孔子学院讲师及中文报纸记者,对韩国人及韩国文化有深入的洞察。
我知道,王元涛曾在韩国生活多年。他是记者出身,并一直坚持写小说,因此他对韩国的观察与描述就类似于田野调查,可信度很高,可读性也很强。我们可以注意到,韩国成立六十多年来,在制度建设与社会建设方面,走过很多弯路,也取得了相当的成绩,认真翔实地对此加以考察,会给我们提供有益的启示与帮助。这本书在这方面做出了努力,值得留意。
——于建嵘
王元涛是个厚道人,所以他的文章也不尖刻。你可以说这是优点,也可以说是缺点,关键在于你要什么。想泄愤的朋友,就不必读他的东西了,因为他把事实告诉你之后,你容易变得像他一样心平气和。王元涛说这本书既可以帮哈韩族体会会心之乐,也可给厌韩者提供枪枝弹药,他的贪心不小!可别两头讨好最后却两头都不讨好。当然,我读王元涛的文章,不会去想那么多,随着他的文字傻乐或感叹,就已经有真滋味在里头了。
——张耀杰
看王元涛笔下的韩国生活,时常能体会到一种很古的意味。跪拜礼的普遍存在,中秋祭祖的全民执着,都会让我想起孔子的话:礼失,求诸野。因此,尽管韩国人的诗句总是显得那么直白,从来没有“山无陵天地合”这样的逼人气势,但他们的人文风貌和生存细节,依然会让人心生莫名的亲切感。
——吴祚来
...(展开全部)
王元涛,资深媒体人,曾任吉林省《青年月刊》主编,后长期旅韩,现任韩国《亚洲经济》报社中文版总编辑,曾为《南方周末》等报刊专栏撰稿,著有长篇小说《我的朋友孔丘》、随笔集《汉城.汉城》、《中国文化常识》(韩国出版)等。
本来这本书想起名“看透韩国人”,可是又担心不知该怎样向身边的韩国朋友解释这个“看透”。按他们半生不熟的汉语水平来理解,看透,就是说坏话的意思。我说,我强调的是“全面和透彻”。但他们狐疑地望向我,微笑不语。我知道,这帮家伙心眼不大,一旦怀疑我居心不良,就不会...
评分本来这本书想起名“看透韩国人”,可是又担心不知该怎样向身边的韩国朋友解释这个“看透”。按他们半生不熟的汉语水平来理解,看透,就是说坏话的意思。我说,我强调的是“全面和透彻”。但他们狐疑地望向我,微笑不语。我知道,这帮家伙心眼不大,一旦怀疑我居心不良,就不会...
评分最开始了解韩国,是从那部火到爆的电视剧《大长今》开始的,那时候刚上初中,属于孤陋寡闻的时候。除了中国,其他所有的国家都叫外国。但就是因为这部剧,韩国这个名字才根深植入我心里,也暗暗下定决心,一定要去一次韩国,看看那风景优美的济州岛。 一提到韩国,大多数...
评分记得以前看过一段这样的文字:“因为朝鲜半岛的矿产资源集中在北方,所以日据时期形成了北方工业—南方农业的经济格局,这对于独立后的韩国非常不利。再加上韩国的基础设施和生产设施有一半毁于战火,在1953年签订停战协议时,韩国经济在战后已到了崩溃的地步,韩国的生产力只...
评分记得以前看过一段这样的文字:“因为朝鲜半岛的矿产资源集中在北方,所以日据时期形成了北方工业—南方农业的经济格局,这对于独立后的韩国非常不利。再加上韩国的基础设施和生产设施有一半毁于战火,在1953年签订停战协议时,韩国经济在战后已到了崩溃的地步,韩国的生产力只...
无意中发现这本书于是在网上买了 其实收到的时候有点失望因为书的装帧很还好甚至封面图画好像有错的地方 但还是怀着期待开始读 确实是很有趣但越读到后面越无聊 可能有些不是自己想看的内容就有点厌烦 看见评分这么高有点意外哈哈
评分既是近距离观察的笔记,也是生活其地的感喟。文字客观,偶露狡黠。
评分上班路上看这个笑死了。谁来写一本我要带你去中国嘛。
评分不错,从文化、食物、生活...形形色色当面描写韩国,不说大话,没有极端话语,只有一个老实人就自己在韩国的所见所闻的本分话.
评分太多主观的胡扯。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quotespace.org All Rights Reserved. 小美书屋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