名家名作名译——悦经典系列05
透视日本人性格和心魂的最佳读物
位列日本国民最喜爱十部作品之一
★日本近代文学史上最伟大的国民作家 夏目漱石 不朽杰作
★著名日本文学翻译家 竺家荣 权威新译并作序
★夏目漱石最经典长篇全收录
===================
“我”无意中与一位气质高贵,学养深厚的“先生”结识,在交往中先生的孤高性格与他背后的神秘往事深深吸引着“我”。后来,“我”接得“先生”一封长信。信中,先生自叙了那段往事:大学时代“先生”和最好的朋友K同时爱上房东的女儿。为了得到她,“先生”迫使K自杀,虽最终如愿以偿抱得 美人归,多年来却始终遭受着良心的谴责……
小说以徐缓沉静而撼人心魄的笔致,刻画了世间幽微的人心,体现了利己之心与道义之心的冲突,展现了日本近代知识分子矛盾、怅惘、无助的精神世界。
夏目漱石最经典长篇《心》《小少爷》全收录。
夏目漱石
なつめ そうせき(1867-1916)
日本近代文学的奠基人,首屈一指的文学巨匠,被称为“国民大作家”。
他的创作给后来的作家以深刻的影响和启迪。他一生坚持对明治社会的批判态度,以鲜明的个性,卓越的艺术才能,成为日本近代文学史上最伟大的作家之一。1984年,他的头像被印在日元一千元的纸币上,以纪念这位为日本文学发展作出卓越贡献的大文豪。
其代表作有《心》《小少爷》《我是猫》《明暗》《虞美人草》等。
译者简介:
竺家荣
1981年毕业于国际关系学院,专攻日本近现代文学,并取得文学硕士学位。尔后一直在该校任教至今,教授《翻译课》《日本文学研究课》等。现为日语学科硕士生导师。曾多次赴日研修。
代表译作:《晓寺》《失乐园》《一个人的好天气》《温柔的叹息》等。
通常情况下,日本的纯文学作品大多是让人读完感觉不舒服的。夏目漱石的《心》也是如此。 不舒服的主要原因有二,一是内容上的灰暗,二是形式上的暧昧。单就这部《心》来说,其形式上的暧昧已经达到了一定的高度:首先,小说中的两位主角连名字都没有,分别只是“我”和“先生”...
评分我完全不認為主題僅僅是「孤獨」,儘管寫的都是孤獨的人們,但想要傳達的主要內容並不是「孤獨」。所以在這裡想要給予各路裝逼犯一個忠告:看不懂少無病呻吟了罷。 無論是K,還是先生,都是理想者在現實中的失敗態。 他們都受了高等教育,故在心中築起理想的高塔,高尚的情操...
评分我在25岁以前都不喜欢夏目漱石,觉得他行文平淡,情节有如白开水,也没有让人过目不忘的才气。所以很长一段时间,唯一印象比较深的一本就是《三四郎》。去年去重读这本,契机在于有人反映此书很基,堪称明治的《跑吧美乐斯》。真正读下来之后,才发现不管学生和先生之间的感情...
评分文风朴实毫无阅读门槛又见心性,不愧是国民作家
评分用一天晚上看完了。原先是没有什么期待的,因为先前看了《我是猫》但并不是很喜欢。其实《心》也不是一个如《基督山伯爵》一般跌宕起伏的故事,情节上可以说甚是平淡,但看完后却有一种轻飘飘的哀伤和孤独。故事中的每个人似乎都很孤独,而每个人的孤独又都不一样。但对于故事中的人来说,却都并不将孤独视为多重要的事情。或者作者本身也没有把孤独放大化,仿佛所有人都默许着孤独的存在,因其痛苦,却又不拒绝它。或者说,意识到无论怎样也摆脱不了它,索性就试图与它淡然相处。我总是诧异日本人将死描绘得如此轻描淡写,自然而然,仿佛生命本身并不是什么大不了的事情。“本该早些死的,却不知为何活到今天。”最喜欢日本小说的一点也就在此吧。情节上虽然欠奉,但美感却是无可匹敌的,任何气焰嚣张在读过他们的书之后都会想长长而轻轻地叹一口气
评分一股鲁迅风,后来想起鲁迅的确很推崇夏目→_→
评分《心》不愧是夏目漱石的代表作品,文中的心理描写细腻,赤裸裸地将人性的阴暗面呈现在读者眼前。
评分夏目漱石擅长写生文,人物心理刻画得细致入微,仿佛能一眼看穿对方的心思,但心思太重容易伤害感情,感情是不能刺探的,最后引起的自杀都是意料之中的事了。引狼入室雀占鸠巢是长盛不衰的描绘题材,显而易见的剧情使得故事性随之减弱,小说胜就胜在那难以言破的微妙的情绪流动。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quotespace.org All Rights Reserved. 小美书屋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