温方伊编著的《蒋公的面子》是一部喜剧,但准确地说,是一部“吕剧”,所谓“吕尉”是我们文学院的同仁、师生们对吕效平教授编导的戏的“戏称”,更是“昵称”。和南京大学的人文精神相关的还有这出戏的题材,戏中的故事是否发生过并不重要,重要的是这样的故事一直流传在南京大学文学院,是对南大历史精神永远的释读,也是南大师生精神传统的真实反映。像一切成功的叙事艺术一样,《蒋公的面子》中的情节比真实发生过的历史更具有“真实性”。
温方伊,女,《蒋公的面子》的编剧,南京大学文学院戏剧影视艺术系2009级本科生,被保送影视文学专业的研究生。
剧作我只读过老舍和曹禺,是外行中的外行。只有看热闹的份。 最早听过这个戏,是微博上一个奇怪的大叔,似和吕老师相识,推荐我去看。囊中羞涩又时间不凑巧,在北京的几轮演出都没赶上。后来在单向街看见这本书,痛痛快快就买下了。一晚上读完,觉得是真好。 自从做了工科女,...
评分 评分我在海外一个网站上转贴了一篇文章,对大陆热演的话剧《蒋公的面子》做了正面的介绍。可是台湾网友琳兄却给出了很为负面的反应。 他说:“以虚构的主角(教授)和情节来做历史剧?大学教育可以如此吗?如同许多荒谬的抗日电影,越走红,越是抹杀面对史实的精神。丢脸还以...
评分 评分剧作我只读过老舍和曹禺,是外行中的外行。只有看热闹的份。 最早听过这个戏,是微博上一个奇怪的大叔,似和吕老师相识,推荐我去看。囊中羞涩又时间不凑巧,在北京的几轮演出都没赶上。后来在单向街看见这本书,痛痛快快就买下了。一晚上读完,觉得是真好。 自从做了工科女,...
台词太犀利!作为一种另类喜剧实在出色,但也就像导演说的一样,没有什么戏剧上的新东西。话剧这个东西我还是建议看现场,因为台词印在纸上阅读的感觉,和真的演出来的感觉是迥异的。
评分爲什麽總要強調溫方伊大學生的身份,好像年青人就不能寫出好作品了。但想想,那些傑出的作品,繪畫、音樂、文學,很多都是在那個年青時候就寫出來了。也沒必要這麽強調南大。這本來就是一部好的戲劇。
评分我真的累了。一个学生运动的问题,一百年也讨论不完。
评分一九四三年/一九六七年:不同的时空,相似的文人道德困境。
评分姑娘写同人文跟写剧本一样有才。关于知识分子说得太多,我却在众人对南大人文气韵、独立精神、自由环境的赞叹中屡屡想起北大,后者在多年的重点治理下已经噤若寒蝉,我贵院也无南大文学院的底蕴与土壤。不由悲哀:如果温方伊读的是北大(我贵院),她还能写出《蒋公的面子》吗?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quotespace.org All Rights Reserved. 小美书屋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