温方伊编著的《蒋公的面子》是一部喜剧,但准确地说,是一部“吕剧”,所谓“吕尉”是我们文学院的同仁、师生们对吕效平教授编导的戏的“戏称”,更是“昵称”。和南京大学的人文精神相关的还有这出戏的题材,戏中的故事是否发生过并不重要,重要的是这样的故事一直流传在南京大学文学院,是对南大历史精神永远的释读,也是南大师生精神传统的真实反映。像一切成功的叙事艺术一样,《蒋公的面子》中的情节比真实发生过的历史更具有“真实性”。
温方伊,女,《蒋公的面子》的编剧,南京大学文学院戏剧影视艺术系2009级本科生,被保送影视文学专业的研究生。
2016年4月9日北京喜剧院,赶上了第241场,终于得偿三年夙愿。 诚如戏友斯言,舞美灯光之类,大抵是不用看的。即使第二版已经有了更为专业的导演和音乐,跟其他成熟剧团相比,还是弱了些。年轻学子的文人剧,唇枪舌剑里透出的不平气和引经据典渗出的书卷气,才是...
评分“如果你知道中国当代戏剧的现状,你就知道《蒋公的面子》在当代中国戏剧中的少有高度;但如果你知道世界戏剧的状况,你就知道《蒋公的面子》到底还是三年级本科生的习作。“这句话是导演吕效平自己说的。 我们在看一部作品的时候,往往会混淆两个概念:作品传递...
评分2016年4月9日北京喜剧院,赶上了第241场,终于得偿三年夙愿。 诚如戏友斯言,舞美灯光之类,大抵是不用看的。即使第二版已经有了更为专业的导演和音乐,跟其他成熟剧团相比,还是弱了些。年轻学子的文人剧,唇枪舌剑里透出的不平气和引经据典渗出的书卷气,才是...
评分《蒋公的面子》所取得的成功,对于身在校园的大学生们来说,无疑是一次激励与鼓动。 该剧原本只是90后大三学生温方伊的一次作业,却意外获得了如此巨大的成功,引起了全社会的强烈反响。如果你看过这出戏,也许会感叹她是个天才,拥有出众的才华和良好的机遇,因为舞台很光鲜...
12年此剧的上演算是个文化事件,一个毕业作品居然能演出些罕见的现实感来,实在让人感叹。可惜蒋公的面子和红卫兵的面子,重庆时期教授的矜持与文革时期的乖顺没有形成类似份量的对应殊为可惜。
评分有意思
评分有才气。开篇惊艳,语言老辣地道,功夫到家。中间矛盾渐生时略显繁琐,结尾也仓促了些,“两个时空”的并置大概真如方伊所说,是“凑字数”,并没有在叙事上起到有效的辅助的作用,结构上略失衡。但回到立意和题材上来说都非常好,被“过度解读”也在所难免,一向压抑的中国学人总不免“浇我块垒”的。
评分编剧技术太差,其实这个切入点是有经典潜质的。
评分编剧技术太差,其实这个切入点是有经典潜质的。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quotespace.org All Rights Reserved. 小美书屋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