現代世界的誕生

現代世界的誕生 pdf epub mobi txt 電子書 下載2025

出版者:商務印書館
作者:[英]C.A.貝利
出品人:
頁數:636
译者:於展
出版時間:2013-7
價格:65.00
裝幀:平裝
isbn號碼:9787100098021
叢書系列:全球史譯叢
圖書標籤:
  • 曆史
  • 世界史
  • 全球史
  • 現代化
  • 英國
  • 社會史
  • 現代世界
  • 政治學
  • 現代世界
  • 誕生
  • 曆史
  • 文明
  • 發展
  • 變革
  • 全球
  • 社會
  • 科技
  • 思想
想要找書就要到 小美書屋
立刻按 ctrl+D收藏本頁
你會得到大驚喜!!

具體描述

《現代世界的誕生 1780-1914年》是近年頗受好評的一部曆史學著作。2004 年由布萊剋威爾齣版社首次發行。它研究的時段是從中古嚮現代過渡的時期,或稱“早期現代時期”。它從全球史的立場齣發,提齣這樣的觀點:世界日益走嚮全球化,導緻封閉的古代世界嚮現代世界過渡。全書不僅涉及全球各個地區,還涉及政治社會經濟等各個領域。現為重要的是,除瞭曆史敘述和分析外,作者還就古代世界嚮現代世界的過渡,提齣瞭自己的解釋模式,從而使本書不同於一般曆史著作,其自身更具理論意義。

著者簡介

剋裏斯托弗•阿蘭•貝利(C. A. Bayly)是劍橋大學南亞研究中心主任和聖凱瑟林學院院長,也是大英博物館的理事之一,從事1700 年以來的印度史、英帝國史和全球史等領域的研究和教學。30 多年來,先後發錶瞭《印度政治的地方根源 》、《印度社會和英帝國的形成》、 《南亞民族的起源》等多部著作。《現代世界的誕生:1780-1914 年》一書是貝利教授的全球史研究成果。因其多年的曆史研究實踐和在曆史寫作領域的傑齣貢獻,貝利榮獲2004 年英國沃爾夫森曆史寫作個人奬(Wolfson History Prize),2007年,因其對曆史學的貢獻被授予爵位。

圖書目錄

緻謝
凡例
導言
本書的結構
問題一:“第一推動力”和經濟因素
問題二:全球史與後現代主義
問題三:持續的“現代之謎”
適應標準:生活習慣
從外部建立聯係:交流與復雜性
第一部分舊體製的終結
第一章舊體製與“早期全球化”
農民與地主
不同的政治
在國傢邊緣的權力
新政治模式的先驅
“全球化”的史前史
古代與現代早期的全球化
前景
第二章從舊體製到現代化的進程
最後的“大馴化”與“勤勞革命”
非洲—亞洲物質文化、生産與貿易的新模式
非洲—亞洲“勤勞革命”的內外局限性
貿易、金融和革新:歐洲競爭的優勢
積極的、愛國主義國傢的發展
愛批評的公眾
亞洲和非洲公眾的發展
結論:“後退”、落伍與危機
前景
第三章匯閤的革命(1780—1820年)
當時人對世界危機的沉思
1720—1820年世界危機的簡明剖析
侵蝕國傢的閤法性——從法國到中國
現代左派和現代國傢的意識形態起源
民族性對國傢和帝國
第三次革命:全世界文雅的商人
前景
第二部分孕育中的現代世界
第四章在世界革命之間(1815—1865年)
評估“國傢遭受的破壞”
英國的海上霸權、世界貿易與農業的復興
移民:一個安全閥
在“新世界秩序”中的失敗者(1815—1865年)
混雜閤法性的問題:它是誰的國傢
國傢贏得力量,但並不足夠
亞洲的閤法性戰爭:一個總結性陳述
亞洲革命的經濟與意識形態根源
歐洲的飢餓和反叛年代(1848—1851年)
作為全球事件的美國內戰
一緻還是不同
迴顧爭論
第五章工業化與新城市
曆史學傢、工業化與城市
工業化的進步
貧窮與工業的缺乏
作為生産、消費和政治中心的城市
全球危機的城市影響(1780—1820年)
新城市的種族和階級
工人階級政治
全球城市文化及其批判者
結論
第六章民族、帝國與族裔(1860—1900年)
民族主義的理論
民族主義何時産生
誰的國傢
使民族主義永存:記憶、全國聯係和印刷
從社會到民族:歐亞帝國
我們關於民族主義的立場
無國傢的人民:迫害還是同化
帝國主義及其曆史:19世紀晚期
“新帝國主義”的維度
一個民族國傢的世界?
早期全球化的繼續
從全球化到國際主義
實踐中的國際主義
結論
第三部分帝國主義時代的國傢和社會
第七章現代國傢的神話和技術
現代國傢的方方麵麵
國傢和曆史學傢
國傢的界定問題
現代國傢形成:地理角度
閤法的要求和權力的象徵
國傢的資源
國傢的社會職責
國傢的工具
國傢、經濟和民族
資産負債錶:國傢取得瞭什麼成就?
第八章自由主義、理性主義、社會主義和科學的理論與實踐
思想史的發展情境
正義共和國的腐敗:一個經典主題
世界各地的正義共和國
自由主義和市場的齣現:西方例外論?
自由主義和土地改革:激進理論和保守實踐
自由貿易或民族政治經濟?
代錶人民
世俗主義和實證主義:國傢之間的類同
社會主義的接受及其地方反響
全球背景下的科學
世界範圍內的專業化
結論
第九章宗教帝國
同代人眼中的宗教
近期史學傢的觀點
新風格宗教的興起
宗教統治的方式:動因和局限性
宗教權威的正式確立和“帝國”宗教的創立
確定教義和儀式
“帝國”宗教內外邊疆的擴張
朝覲和全球化
印刷術和宗教的傳播
宗教建築
宗教和民族
結論:時代的精神
第十章藝術和想象的世界
藝術和政治
全球範圍的藝術雜交和統一
平衡力:市場、日常生活和博物館
新興的民族藝術(1760—1850年)
藝術和人(1850—1914年)
西方之外:適應和附屬
建築學:城市的鏡子
嚮世界文學發展?
結論:藝術和社會
前景
……
第四部分變化、腐朽和危機
注釋
文獻目錄
索引
譯後記
文摘
· · · · · · (收起)

讀後感

評分

稀烂的翻译。中国人一大特点是希望通过翻译书来锻炼自己的英文水平,然后成批的糟蹋英文著名学术作品。翻译就长点心,小错不是问题,非要翻译成费解的天书,就是在作,就是蓄意摆谱,就是故意让老百姓远离思考,远离学术。这是中国自古有之的精英装B主义传统、加上外文无能、加...

評分

稀烂的翻译。中国人一大特点是希望通过翻译书来锻炼自己的英文水平,然后成批的糟蹋英文著名学术作品。翻译就长点心,小错不是问题,非要翻译成费解的天书,就是在作,就是蓄意摆谱,就是故意让老百姓远离思考,远离学术。这是中国自古有之的精英装B主义传统、加上外文无能、加...

評分

稀烂的翻译。中国人一大特点是希望通过翻译书来锻炼自己的英文水平,然后成批的糟蹋英文著名学术作品。翻译就长点心,小错不是问题,非要翻译成费解的天书,就是在作,就是蓄意摆谱,就是故意让老百姓远离思考,远离学术。这是中国自古有之的精英装B主义传统、加上外文无能、加...

評分

稀烂的翻译。中国人一大特点是希望通过翻译书来锻炼自己的英文水平,然后成批的糟蹋英文著名学术作品。翻译就长点心,小错不是问题,非要翻译成费解的天书,就是在作,就是蓄意摆谱,就是故意让老百姓远离思考,远离学术。这是中国自古有之的精英装B主义传统、加上外文无能、加...

評分

稀烂的翻译。中国人一大特点是希望通过翻译书来锻炼自己的英文水平,然后成批的糟蹋英文著名学术作品。翻译就长点心,小错不是问题,非要翻译成费解的天书,就是在作,就是蓄意摆谱,就是故意让老百姓远离思考,远离学术。这是中国自古有之的精英装B主义传统、加上外文无能、加...

用戶評價

评分

看瞭一本就寫瞭一本的批注。

评分

中國人為什麼不能從自己的角度寫一本公正客觀的世界史?

评分

一般,草草地講瞭些全球史,有新知。(有筆記)

评分

重新認識英國曆史文化,重新瞭解世界。

评分

輝煌的世界史,災難的中文翻譯

本站所有內容均為互聯網搜索引擎提供的公開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儲任何數據與內容,任何內容與數據均與本站無關,如有需要請聯繫相關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於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book.quotespace.org All Rights Reserved. 小美書屋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