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政治發展的討論多年來離不開普選特區行政長官及立法會議席,當中立法會組成的重大爭議就是功能界別的廢與存。事實上,早在80年代港英政府推動代議政制改革之時,有關功能界別的爭論已初見端倪,更為近年社會在政制發展上的分歧埋下伏線。有人指出功能界別選舉有違民主精神,是「小圈子選舉」,應予以廢除;亦有人堅持功能界別有其存在價值,是達至民主的另一路徑,倡議改革保留。
要議論功能界別何去何從,必先要了解其本源和影響。香港的功能界別選舉制度,以產業和專業界定選民資格,在世界各地並不常見,故此亦更具學術上的研究價值。本書先從學術理論—「法團主義」—理解功能界別制度,再就兩屆立法會選舉作實證分析,繼而闡述功能選舉制度對香港政治的宏觀影響,嘗試從學術和實證兩方面,探討香港獨特的政治生態。
近年社會論政風潮越趨熾盛,卻甚少針對功能界別的完整學術著作。香港正走在政制發展的分岔口,本書正好是議政論事不可少的參考讀物,讓關心社會和政制前路的社會人士,對功能界別制度有更透徹的認識。
馬嶽,香港中文大學政治與行政學系副教授。
评分
评分
评分
评分
经典研究之一了,马嶽老师不愧为港岛最棒的政治学学者之一,评论也写得精悍漂亮。确实不能用传统的选举制度研究来考察香港立法会功能组别,马嶽的研究揭示了功能组别这件华丽外衣背后,GC members与特首选举委员会等其他官方咨询机关就、选举机构在成员上的高度融合,使得碎片化的法团主义架构得意成立,许多政经济层面的bargain根本无需通过立法会这一平台展开。观众对立法会的观察,并不能看到香港政制背后更纵深的政治经济博弈脉络。基本法恐怕只是宪政宣言的外衣,Yashi Ghai早以说明,政经问题才是真正的问题。rule of law, rule by one's law都不是那么重要。香港充满偶然和妥协的consitutional design或者constitutional engineering
评分为数不多的对香港立法会功能界别进行研究的优秀作品,前几天与马嶽老师有过一番对谈,同样收获良多!现在看来,功能界别制度在某种程度上不但没有起到保障行政主导的功能,反而由于其过分代表了某些界别的利益而使得政府的一些有利于更广泛群体的公共政策(如社会福利方面的一些积极有为的措施)难以得到实施。
评分做得好扎实
评分典范之作,尤其对于功能界别在运作中如何偏离制度的本意及其种种弊端作出了令人非常信服的分析。最后一章作者分析三种改革方案时,我的感想跟作者是一样的:“不如干脆普选算啦”
评分为数不多的对香港立法会功能界别进行研究的优秀作品,前几天与马嶽老师有过一番对谈,同样收获良多!现在看来,功能界别制度在某种程度上不但没有起到保障行政主导的功能,反而由于其过分代表了某些界别的利益而使得政府的一些有利于更广泛群体的公共政策(如社会福利方面的一些积极有为的措施)难以得到实施。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quotespace.org All Rights Reserved. 小美书屋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