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这里,雪域之天堂触手可及。
在这里,记忆冲破时空的枷锁。
在这里,人们思索过去和未来。
在这里,失落的信仰终被寻回。
一本书,一个人,一份坚定的信仰,一种彻悟的力量。
一百余幅穿越时空的藏地影像,带你探寻三十年秘境记忆。
徐家树,澳籍华人,摄影家,翻译家,旅行家。
国内最早深入拍摄藏地的摄影家之一。
英国皇家摄影学会高级会士,澳大利亚职业摄影家协会会员,中国摄影家协会会员。
曾获英国皇家摄影学会第130届国际摄影展银奖(曾在CCTV《新闻联播》中报道)、澳大利亚职业摄影协会全国摄影展览银 奖(1991年)、美国“Communication Arts”杰出摄影奖(1992年)等。作品曾登上《经济学家》杂志2003年1月封面。
二十世纪八十年代,因机缘巧合,有幸前往西藏,并为此着迷。三十年间,不惜远渡重洋,多次往返信仰之地,用无数张影像和随行记录,向藏地虔诚朝圣。
出版作品:《水云木石:风光摄影之道》(清华大学出版社,2014年)
译著:《世界的眼睛》(中国摄影出版社,2013年)《 美国〈生活〉杂志摄影师访谈录(1-4)》(中国摄影出版社,2013年)
我也曾经很想去西藏。 脚步却总是被各种缘由羁绊,无法成行。 后来我觉得,这只是借口。 事实上是自己困住了自己罢了。 可每当下班的当口,站在拥挤的地铁中,听着列车与铁轨撞击摩擦,发出刺耳的嘶鸣,感觉整个人生接近崩溃了。回头看看,所有的人都在忍受,忍受身体的挤压,...
评分最先了解到西藏方面的一些东西,是在读了阿来的那部《尘埃落定》之后,后来又看了由这部小说改编的电视剧,里面描写的藏区风光美丽异常,饮食和服饰也另我印象深刻,那是一种白天为衣服,晚上可当被子盖的一种服饰。如今又读了这本《那里•西藏》,本书的作者徐家树,澳籍华...
评分作为一位杰出的摄影家,西藏只是徐家树先生的一部分,所有的好处大家都看到了,毋庸赘言。 其实我个人来讲,更喜欢他的“天圆地方”和“水木云石之道”两个系列。这首诗就是看了天圆地方系列的一幅作品才写的。推荐给大家。这首诗也算是向徐家树先生致敬。 你们看怎样? ...
评分朋友李林寒从北京邮往重庆,给读大学的儿子先读了,寒假带回来,我放下了手中读的其它书。三两天就读完了,可以说,这是一个爱上西藏的山水和西藏的人的摄影人的心灵归依之书,他手中的镜头就是他心中的热爱,而书中的文字,便是爱的由来!
评分不知道去过西藏的人会不会有不喜欢的西藏的。 西藏一直是我最向往的地方,也是一直没有去的地方。就好像推迟满足感一样,最喜欢的东西一定要留到最后来欣赏,至于什么时候算最后,没有定论。 一上大学的时候就决定,把大学最后的时光,也是人生中最具纪念意义的一次旅游——毕...
那种古朴在变成文艺青年们蜂拥而上的朝圣之地后已然不复昔日的肃穆和圣洁。
评分图片:很多现在已经看不到的景色,在本书中看到真的非常震撼。文字:作者从摄影师的角度写的,并没有太多的线性叙述。就冲这些照片,五星!
评分照片很震撼
评分喜欢封面和书的气味,作者很有魅力。而关于西藏的魅力,宗教和信仰,还需要想一想。
评分图片:很多现在已经看不到的景色,在本书中看到真的非常震撼。文字:作者从摄影师的角度写的,并没有太多的线性叙述。就冲这些照片,五星!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quotespace.org All Rights Reserved. 小美书屋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