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是一部由百位醫護人員共同完成的感人至深的文學作品。它用敘事醫學的手法描述瞭醫者親身經曆的臨終故事。我們藉此可以重新認識身體和心靈、痛苦和疾病,以及生命和死亡。中國自古避諱談論死亡,但隻有瞭解疾病、參悟生死,纔能更加珍惜生命,熱愛生活,過好每一天。
本書從開始醞釀到最終齣版,曆時一年半,最終完成120餘篇口述實錄。《中國醫學論壇報》的編輯團隊,在工作之餘來到臨床一綫,記錄醫生的心聲。在這本書中,每一個故事都是真實發生的,每一個故事都令講述者難忘。感謝所有被采訪的醫生,他們為我們還原瞭一個又一個感人的生死現場。
前不久身为医生的母亲患癌症,从医者到患者的转变。我作为家属十分感慨。这本书看的过程中一直控制不住的落泪,我们确实太难直视死亡了。特别喜欢里面多次提到的一句话:To cure, sometimes. To alleviate, more often. To comfort, always (偶尔治愈,常常缓解,总能安慰)。...
評分《死亡如此多情》 中国医学论坛报社 这本书是百位临床医生口述病人临终前的七十一个故事。 文笔一般,没有煽情和渲染。但读的时候像是被扼住了喉咙,时不时眼泪就掉下来了,不忍卒读。这是我第一次对生死有深刻思考。孔子说过:“未知生,焉知死。”但我认为还应该说“不知死,...
評分 評分泰戈尔曾做过浪漫的比喻:“生如夏花之绚烂,逝如秋叶之静美”,短短一句朴实无华,却道出生命的真谛,轮回不息,永无静止。“花生于苏醒的春雨,花开于绚烂的夏月,花落于凛冽的秋风,花葬于皑皑的冬雪。”人的一生源自尘埃,昙花指缝间,便灰飞烟灭,最终归于尘埃。 邂逅这本...
評分1. 一个多世纪以来,医学技术的发展如此之快,乃至我们常常忘记医学从何处出发,要到何处去。当前“技术至上”流行,使得我们的医者常常忘记自己面对的不仅仅是疾病,更是有思想、有情感的人 您在位置 #97-98的标注 2019-09-21 02:42:49 2. 韩启德 中国人民政 您在位置 #107-1...
#開頭看還挺震撼的,但是看多瞭其實都差不多,後麵的采訪手記什麼的走的也是煽情路綫,膩味。
评分不能太苛責醫生的文筆和敘述能力,這本書提供的,是一個個故事。故事裏,多多少少,都有我們的影子。
评分近百位醫生的口述,離彆前的人間百態。如果有一天我麵臨書中的境地,醫學上已經無力,存活概率渺茫,還是選擇尊嚴死吧。不要無益的浪費醫療資源,還增加自己的痛苦。那個時候拼命想活著,還不如現在就過得充實點。
评分沒有華麗的辭藻,沒有過多的修飾,近百篇真真實實的臨終故事,簡潔而有力度,讀起來讓人心酸忍不住眼淚。死亡是每個人都要麵對的事情,各自應對方式不盡相同,隻是還是希望能夠自己選擇、有尊嚴的離開吧。
评分: I267/5679
本站所有內容均為互聯網搜索引擎提供的公開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儲任何數據與內容,任何內容與數據均與本站無關,如有需要請聯繫相關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於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quotespace.org All Rights Reserved. 小美書屋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