怀尔德在美国文学史上有着特殊的地位,他是唯一同时荣膺普利策戏剧奖和小说奖的美国作家。作为剧作家,他更是与尤金•奥尼尔、阿瑟•米勒、田纳西•威廉斯齐名,并称为美国四大现代戏剧家。怀尔德为美国现代戏剧的灵魂人物与先驱,被誉为“二十世纪美国最后一位寓言家”。
怀尔德家族与中国缘分深厚。他的父亲曾任美国驻华总领事,怀尔德曾在烟台念过书。因此,他的作品中常常展现出带有中国气息的哲思,如因果、平凡是真、活在当下。
译者但汉松,1979年生于湖北咸宁,文学博士,现任职于南京大学英文系,业余从事文学翻译和书评写作,译有托马斯•品钦《性本恶》,书评散见于《书城》《南方周末》《三联生活周刊》等媒体,目前主要为《纽约时报中文网》从事“读读小说”专栏的写作。
【悲得有温度,喜得有锋芒。平凡、琐碎之中可见生命的威严与意义。】
美国现代戏剧的灵魂人物与先驱、三度普利策奖获得者桑顿•怀尔德扛鼎之作。
低入泥土的视角,清浅极简的笔触,讲述小镇居民日常生活中的小事,展现平凡中存在的庄严与幸福。
1938年普利策戏剧奖作品,现代叙述体戏剧的典范。牟森、吕效平、史航 推荐。
【美国戏剧巅峰之作】
《我们的小镇》是怀尔德1938年创作的经典话剧,以两个家庭为主线,叙述了一群普通而快乐的人,生活在一个恬静而平凡的小镇,平平凡凡地经历着出生、成长、婚育和死亡。当因难产离世的女主角艾米莉的灵魂回到曾经记录着她的笑声的地方,她才猛然发现,那些平凡和琐碎,那些平淡和简单,是那样的美好和珍贵。
☆ 它只讲述了一件事:生活本身。
☆ 三幕剧:“日常生活”,“爱情与婚姻”,“死亡与永恒”,生命的所有流转。
☆ 它绝不仅仅是一部属于美国的戏剧。它抓住了所有生命的共通体验。
☆ 设定的时间是二十世纪初,但这个时间却同样适用于我们现在所处的时代。
☆ 格洛佛角属于我们所有人,可以是我们的小镇,亦可以是每个地方的小镇。
【经典流传,日久弥新】
☆《我们的小镇》是除了莎士比亚戏剧之外,美国上演得最多的一部剧,多家剧院保留剧目。
☆ 赖声川、王伟忠《宝岛一村》致敬之作,其创作源泉即来自《我们的小镇》。
☆ 上世纪八十年代埃德加•斯诺夫人访华时曾在北京亲自执导过该剧,盛况空前。
☆ 夜雨剧社每年清明节固定上演的剧目。剧社借这样一部戏剧缅怀逝者、心存感伤。
【内含《漫长的圣诞晚餐》】
☆ 独幕剧,深具日本能剧的极简叙事美学。
☆ 奥逊•威尔斯《公民凯恩》中,部分场景的技巧灵感来源于此剧。
【怀尔德官方网站】
☆ www.ThorntonWilder.com
如果说红楼梦变态的铺陈只是为了给幻灭一个足够的高度,那前两幕无聊的琐屑大概也只是为了在艾米丽回首时,给我们更多体认的经验。文风确实好,不过结尾有点把不住,跑偏了。 如果说红楼梦变态的铺陈只是为了给幻灭一个足够的高度,那前两幕无聊的琐屑大概也只是为了在艾米丽...
评分如果说布莱希特的“间离”戏剧方法直接受梅兰芳京剧演出的启发的话,那桑顿•怀尔德的戏剧观念之中国因素就要复合得多了。因父亲曾任美国驻华总领事,怀尔德少年时在上海、山东烟台生活过若干年且接受教育(其时恰逢中国最后一个封建王朝结束,共和兴起的时代风云变幻中)...
评分小镇生活平平淡淡,却真切温暖。当我们觉得生活平淡乏味时,请读一下Emily 的临别告白:“再见了我的闹钟,妈妈的太阳花,食物咖啡,新烫好的衣服、热水澡、睡觉起床…”然后回顾开头的片段,医生下班回家的晚上,第二天清晨妈妈们准备早餐催促孩子们起床上学,然后孩子们上学...
评分 评分《我们的小镇》绝不是适于逐行逐句分析的剧本,按照阿瑟米勒在《现代戏剧中的家庭》一文中的说法,在这里,各个角色只是代表了各种社会力量,“父亲”“母亲”“儿子”“女儿”,家庭只是前景,意蕴是在更深广的社会。米勒认为《小镇》的形式是开创性的,然而它也为了自身的形...
终于可以第一个点“读过”了。就不打分了,这不会是一本时髦的书。但哪怕它能感动十个读者,这样的翻译引进我觉得就是值得的。
评分非常好,关于生,关于死。译得很好,例如这句:“我觉得他没抽烟,韦伯先生。了不起一年抽个两三根。”
评分把日常人生而不是某一个人当成“主角”来创作一部戏剧,它的难点在于如何让所谓的日常在舞台上自如地流转,巧妙地解决了这个问题正是这部名剧的“前卫性”所在;不过,它真正令人着迷之处却是在于触及到了人生意义的模糊性——生活似乎是平庸乏味,令人鄙夷的;生活似乎又是有着幸福与喜乐,令人眷恋的。读完这部戏剧,我们既不会更热爱生活,也不会更厌弃生活,只有那份与生活隔着距离的清醒认知才是令人真正向往的。
评分电影奇迹男孩里Via的独白来自怀尔德的剧作《我们的小镇》最后一幕。“再见,再见,世界。再见,格洛佛角…妈妈,爸爸。再见我的闹钟…妈妈的太阳花。食物和咖啡。新熨好的衣服,还有热水澡…睡觉和起床。哦,地球,你太美妙了,以至于无人能认识到你的好。”
评分你能想象吗?在同一个地方,一代又一代的人,经历了一件又一件没有多少差别的事,而且还会继续经历下去,“但那不是全部的真相”。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quotespace.org All Rights Reserved. 小美书屋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