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作者团队深入贵州、山东、广东等省份,深度调查,利用一手材料,展现留守现象的深层纹理。无宏观理论阐述、无过分悲情的揭露,中立、温和,讲述留守儿童妇女老人的真实故事,直击中国城市化软肋。
2. 中国的城镇化说到底应该是关于人的城镇化。中国的农村正在衰败,而庞大流动人口却始终无法融入城市,父母儿女天各一方。新型城镇化能否终结庞大的人口迁徙流动,从而终结留守问题?广州番禺的样本或许可以揭示解决问题的一个方向。
3. 书中作者深入留守家庭拍摄的照片与文字图文互现,共同呈现留守群体的困苦与坚韧。
作者系几个对中国农村留守群体有着“贴面”情感的新闻人,他们有着历史、新闻、政治、经济和外国语言文学等专业背景,在中国顶尖媒体城市从事一线新闻工作。他们长期保持着对留守群体的高度关注,深入流动者漂泊城市的边边角角,以及大山深处留守群体的固有家园进行“田野调查”式采访,带着对留守群体浓烈的朴素情怀,走进他们的生活和心灵世界,采集出带着朴实“体温”的一手资料,并以理性的文字呈现出留守群体生活和精神世界里的无奈和叹息。作者著有《流动中国:中国流动人口生存现状考察》。
对于农村留守人口的产生,通常的解释是:20世纪90 年代以来,中国进入快速的工业化和城市化发展阶段,农村剩余劳动力大规模向城市转移。这不仅推动了城乡经济的发 展,也有利于提高农民收入,改善农户生计水平。一些经济学者甚至表述为,乡城迁移使得农村剩余劳动力摆脱...
评分2012年,中国城市化率已达51.3%,而1992年,只有27.5%。 毫无疑问,中国正经历着人类历史上一次最大规模的城市化运动,在未来的20年中,中国人口城市化率将达到70%,与发达国家持平。而欧美等国家实现这个跃迁,用了100多年,中国一代人便将完成同样的跨越。 快速城市化不是...
评分中国的留守问题,存在已多年。但近年媒体对此问题的聚焦,使得这个中国特有的现象开始浮出水面,引起关注。孩子、妻子、父母留守在家,父亲、丈夫、儿子外出进城打工,家庭由此而撕裂。这种家庭撕裂所带来的社会后果,学界媒体已多有发声。任由这种撕裂的扩张,社会的稳定整合...
评分⑴青年阶层:一窝蜂的拥向城市,大城市的择优法则就会被唤醒。壮志未酬的大部分人会被推挤到城市的边缘,一边是背井离乡,一边是优胜劣汰。他们注定是进退难为家的人!这就是明显的“城市边缘人”。 ⑵留守童老:劳动力的外流,建设停滞,经济发展更是无从谈起。说留...
评分⑴青年阶层:一窝蜂的拥向城市,大城市的择优法则就会被唤醒。壮志未酬的大部分人会被推挤到城市的边缘,一边是背井离乡,一边是优胜劣汰。他们注定是进退难为家的人!这就是明显的“城市边缘人”。 ⑵留守童老:劳动力的外流,建设停滞,经济发展更是无从谈起。说留...
所有的现象都是已知,作者本身的思维就很局限狭隘,对于现象的解读不痛不痒,体现不出记者的洞察力和特殊视角,不说他自己说自己是记者根本发现不了。
评分所有的现象都是已知,作者本身的思维就很局限狭隘,对于现象的解读不痛不痒,体现不出记者的洞察力和特殊视角,不说他自己说自己是记者根本发现不了。
评分质量非常的参差不齐,最好的也没到哪里去
评分面铺开了,又没铺开,不够深入
评分不知道为什么一水的短评都是抨这本书不好的。我看了觉得还行啊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quotespace.org All Rights Reserved. 小美书屋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