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彷徨》是魯迅先生的第二本小說集,共收入其1924年至1925年所作小說十一篇。包括《祝福》,《離婚》等重要作品。整部小說集貫穿著對生活在封建勢力重壓下的農民及知識分子“哀其不幸,怒其不爭”的關懷。該書同為新文化運動中最具影響力的作品,在作者生前曾再版十五次之多。
《彷徨》所用的藍本是珍藏於魯迅博物館的初版本,齣版於1926年8月,由北新書局齣版。原大,原樣,原封麵,原版式影印齣版,與原本高度一緻。具有極高的文獻價值,收藏價值和保留價值,在普通讀者中有極大影響。
魯迅,原名周樹人(1881年—1936年)。浙江紹興人,字豫纔。魯迅先生青年時代曾受進化論,尼采超人哲學和托爾斯泰博愛思想的影響。1904年初留學日本,後從事文藝創作,希望以此改變國民精神。魯迅先生一生寫作計有600萬字,其中著作約500萬字,輯校和書信約100萬字。作品包括雜文、短篇小說、詩歌、評論、散文、翻譯作品。對“新文化運動”以後的中國文學産生瞭深刻而廣泛的影響,是新文化運動的主將之一。
《祝福》是一篇悲郁的作品,这种感觉的得来,得自开篇的最初的那个瞬间,让我们看到一种缓慢有力的叙述,以及一个最为深刻宗体验式的世界中来的疑问与证词。鲁迅先生的目光,不断地被一个非现实世界的那些富有宗教意味的事物所吸引,带着横眉冷对的冷静和永不餍足的好奇心试图...
評分《彷徨》中的人物走的是一条明显的下行路线,人物的悲剧性藉由其命运的恶化或曾经纯真美好信念的消亡而呈现。在作者有意识营造的灰暗阴霾的大背景下,这种悲剧显然无法抗拒。读鲁迅的作品或许可以引人深思,引人追寻和鞭挞悲剧产生的社会根源,然而命运的恶化仅仅只是改造社会...
評分本文系作者原创。是对近期自己对于鲁迅、对于青少年教育、对于社会现实的一些想法的总结。转载请注明出处。 ---------------------------------------- 也许真的是到了岁数,最近总会想到下一代的教育问题——尽管未来几年要孩子都是个没谱的事,但这并不妨碍现在的我为此而...
評分呐喊 彷徨 书评 语文课本里出现过的作者,大学还会在图书管里翻出来看的,想来只有鲁迅和蒲松龄。同样有趣,不同的是,鲁迅总是带着沉重的冷调,而蒲松林则带有瑰丽的色彩。 在长大一些,工作了,读书的时间越来越少,偶然拿到《呐喊》和《彷徨》,感觉又不一样了。那种阴郁...
評分鲁迅的被过度咀嚼、误解,这是先从语文课本开始,学生尤其厌恶,我学生时代也厌恶,觉得真是个妖魔,害人不浅。 对鲁迅的“起疑”,是先从照片开始的,影像的力量,它就摆在那里,透过久远的时光,直望着你,尤其是有张照片,鲁迅穿着开衫大毛衣,里面搭着V领粗针毛衣...
為魏連殳痛心,一個《局外人》。
评分20160519-0524
评分細細的洞見,辛辣的諷刺。
评分為魏連殳痛心,一個《局外人》。
评分果然“呐喊”過後“彷徨”纔真正到來。以前覺得勝過《呐喊》多矣,現在發現它是《呐喊》的環境,後者生於其中,又逐漸為這環境所湮沒,故而最終仍是歸於彷徨。又覺得不讀《彷徨》,便不懂《呐喊》,也就不算讀過魯迅小說。可見魯迅的三本小說集還須一並讀瞭,纔能見齣各自的好來。
本站所有內容均為互聯網搜索引擎提供的公開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儲任何數據與內容,任何內容與數據均與本站無關,如有需要請聯繫相關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於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quotespace.org All Rights Reserved. 小美書屋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