印度哲學祛魅-牛津通識讀本

印度哲學祛魅-牛津通識讀本 pdf epub mobi txt 電子書 下載2025

出版者:譯林齣版社
作者:[英國]休•漢密爾頓
出品人:
頁數:308
译者:王曉淩
出版時間:2013-6
價格:25.00元
裝幀:
isbn號碼:9787544732741
叢書系列:牛津通識讀本
圖書標籤:
  • 哲學
  • 牛津通識讀本
  • 印度
  • 宗教
  • 英國
  • 休·漢密爾頓
  • *南京·譯林齣版社*
  • 雅利安
  • 印度哲學
  • 祛魅
  • 牛津通識讀本
  • 哲學入門
  • 東方思想
  • 宗教哲學
  • 批判思維
  • 經典文本
  • 跨文化理解
  • 思想史
想要找書就要到 小美書屋
立刻按 ctrl+D收藏本頁
你會得到大驚喜!!

具體描述

《印度哲學祛魅》由倫敦國王學院神學與宗教研究係佛學高級講師休•漢密爾頓撰寫,力圖闡明印度思想中強烈的理性傳統,捕捉印度思想中蘊含的深奧智慧。印度語言文學博士後湛如作序推薦。

直至近來,人們仍然存有一種印象,認為印度“神秘”而西方“理性”。本書力圖闡明的是,印度思想中事實上具有強烈的理性傳統。從印度哲學活動的最初階段開始,休•漢密爾頓敘述哲學辯論如何發展、演進為眾多的思想流派,並且分析瞭其中的原因。通過突齣印度哲學的關鍵特徵,作者描述瞭印度的偉大思想傢們如何以各種方式解釋現實世界的本質。

著者簡介

休•漢密爾頓 倫敦國王學院神學與宗教研究係佛學高級講師。已發錶著作包括《身份與經驗》(1996)、《早期佛教:一種新的方法》(2000)等。

圖書目錄

前 言
語言及發音注解
1 理性與信仰
——印度思想的豐富性和多樣性
2 婆羅門起源
——祭祀、思索宇宙、同一性
3 遠離塵世
——佛陀的中道
4 爭議與辯護
——語言、文法和論辯
5 範疇與方法
——勝論派和正理派
6 物與非物
——佛教思想的發展
7 見證與被見證
——瑜伽和數論派
8 言語與著作
——伐緻嗬利、彌曼差和吠檀多

——從古代經典思想到現代
索 引
英文原文
· · · · · · (收起)

讀後感

評分

序言 湛 如 印度哲学与中国哲学、西方哲学被并称为世界的三大哲学传统,印度与中国同为世界文明古国,印度文化在世界上占有重要地位。印度哲学是印度文化的基本组成部分,具有较强的系统性和逻辑性,理论深邃,源远流长,中国、日本等国传统文化中包含着很多印度文化的影子与...  

評分

作为通识来说很不错的一本小书,但是在中文翻译里有一些问题,指出几处印象比较深的: Veda在书里大多译成《吠陀经》,对于一般读者来说可能会认为吠陀是一部“经”(就像佛经那样),但实际上这里的Veda,按照语境不同,应该指几部吠陀文献本身或属于吠陀类的文献。 “帕尼尼...  

評分

作为通识来说很不错的一本小书,但是在中文翻译里有一些问题,指出几处印象比较深的: Veda在书里大多译成《吠陀经》,对于一般读者来说可能会认为吠陀是一部“经”(就像佛经那样),但实际上这里的Veda,按照语境不同,应该指几部吠陀文献本身或属于吠陀类的文献。 “帕尼尼...  

評分

作为通识来说很不错的一本小书,但是在中文翻译里有一些问题,指出几处印象比较深的: Veda在书里大多译成《吠陀经》,对于一般读者来说可能会认为吠陀是一部“经”(就像佛经那样),但实际上这里的Veda,按照语境不同,应该指几部吠陀文献本身或属于吠陀类的文献。 “帕尼尼...  

評分

Chapter2 婆罗门起源 1.约公元前2000年:建立在仪式活动基础上的吠陀献祭传统被雅利安人带到了印度西北部。该传统被婆罗门的僧侣们保留和执行着; 2.约公元前800年——公元前500年: (1)在早期奥义书的教义记录里,提到了知识是最为重要的;婆罗门传统也信奉这些教义; (2)...  

用戶評價

评分

一口氣讀瞭一半,還算順利,但是接下來就卡住瞭……每段話都要讀兩遍,還是不太明白。可能內容太精煉瞭,好希望有更多例子。也有可能是我的哲學功底太薄弱瞭。

评分

瞭解印度文化的最佳切入點之一

评分

復雜並且抽象

评分

很好理解。

评分

試圖講的比較深刻一些。

本站所有內容均為互聯網搜索引擎提供的公開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儲任何數據與內容,任何內容與數據均與本站無關,如有需要請聯繫相關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於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book.quotespace.org All Rights Reserved. 小美書屋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