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标签: 胡适 胡适不应该被国人遗忘 社会与文化 文学 哲学 传记 2014
发表于2025-02-11
容忍与自由 pdf epub mobi txt 电子书 下载 2025
胡适(适之,1891-1962)是廿世纪中国最重要的知识分子,在思想文化和学术教育领域都有开创性的贡献,也始终坚持宏扬自由民主的理想而不辍,影响深远。历任北大文学院院长、驻美大使、北大校长及“中央”研究院院长。1962年2月24日因心脏病不幸猝逝于台北。
潘光哲,笔名彭广泽,男,1965年生于台北市。台湾大学历史学系博士(2000年),曾任台大历史系兼任讲师(1992~1995)、“中央”研究院历史语言研究所约聘研究助理(1995~2001)、美国哈佛大学哈佛燕京学社(Harvard-Yenching Institute)访问学者(2007~2008)。现任“中央”研究院近代史研究所副研究员,兼任胡适纪念馆主任。专业研究领域为近现代中国史与当代台湾史。编著有《华盛顿在中国:制作“国父”》(台北:三民书局,2006)、《“天方夜谭”中研院:现代学术社群史话》(台北:秀威资讯科技股份有限公司,2008)、〔简体字版:《何妨是书生:一个现代学术社群的故事》(桂林: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10)〕与《容忍与自由:胡适思想精选》(台北:南方家园文化公司,2009)等专书及学术论文四十余篇。
适之先生对国民性的剖析绝不逊于鲁迅先生 后者注重理论和社会伦理 前者则更注重方法论和民主政治 后者冷峻凌厉 前者温煦淡然 各有风格但都让人看完顿觉醍醐灌顶 诸多见解毫无时代感 果真中国没有历史 只有轮回 这么多年 他们走了 他们来了 变了 却没变。
评分读了很多天才读完了
评分过几年再重读
评分编者绝了,开卷头一篇《多研究些问题,少谈些“主义”》,封底“美国人来了,有面包,有自由;苏联人来了,有面包,无自由;他们来了,无面包,无自由。”
评分我们需要胡适来对思想进行一次洗礼。
和朋友聊天,时而会聊到了当下正兴起的这股"胡适热",大家不免都会感觉到这次的"胡适热",现实意义要远大于学术价值(由此书选文亦可略窥一二),究其缘何,能估且推测为新一轮启蒙的引子吗?我想很难,但当下最为紧要的是让我们重新认知:我们需要寻找终极价值.不要再被蒙蔽双眼...
评分最近临睡前读《容忍与自由----胡适演讲录》。时常读到莞尔。胡适真是个可爱之人。也是一代自由主义思想者中难得的有趣之人。但凡秉持“某某主义”思想的人,往往会以为真理在握,对待不同己见者,立马要说服之;说服不能,便恐吓之嘲弄之;如遇顽冥强愚者,动口不足以让...
评分2009年,福尔摩沙的潘光哲编了本胡适文集,叫《容忍与自由》。大概是这书的出现让人觉得胡适身上还有钱可赚,其后多本叫做《容忍与自由》的胡适文集问世,不过除了法律出版社那本外,都和潘光哲那本都没什么关系,这里就包括这本同心出版社的——当然我是书到手后才注意到这点...
评分我们生来追求真理,却又因真理迷失。 读完胡适的《容忍与自由》,忽然有一种如释重负感,很多从前积压在我心里的疑问和难题,都得到了解答。 胡适,作为现代最著名的学者之一,我认识他是在初中的语文课本和历史书上,历史讲他是提倡白话文的先驱,是新青年的代表之一,语文...
评分今日是胡适诞辰119周年纪念日了。当初我设定这个谷歌日历提醒的时候,我还没今日阅读他的文字多,也没今日了解他这么深。 从不解,到崇敬,到如今发现,他仅仅是个很真实的人,一个“大而化之”的人(李敖语)。阅历里,让我看见的是一种从容。 《容忍比自由更重要》这册两本...
容忍与自由 pdf epub mobi txt 电子书 下载 20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