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书从宇宙论、人生论、知识论三方面对我国古代哲学做了梳理,重点考证了先秦各家流派的师承、变迁痕迹及次递演进的脉络。因其方法和见解的创新而引起了极大的反响,被誉为“用现代学术方法系统研究中国古代哲学史的第一部著作”。虽然只有上卷,但是它的成就和特色足以为后世哲学史家开出全新的境界。
胡适(1891年12月17日-1962年2月24日),20世纪以来中国最具影响力的知识分子和学术大师之一,因提倡文学革命而成为新文化运动的领袖之一,也是中国自由主义的先驱。曾担任国立北京大学校长、中央研究院院长、中华民国驻美大使等职。胡适兴趣广泛,著述丰富,在文学、哲学、史学、考据学、教育学、伦理学、红学等诸多领域都有深入的研究。1939年还获得诺贝尔文学奖的提名。
◎ 编辑手记 胡适《中国哲学史大纲》(卷上、卷中)就要面世了,回想一年来与这部书的“耳鬓厮磨”、“死缠烂打”,不禁感慨万千。现将一些幕后故事梳理出来,呈现给读者。 闻讯心喜 先下手为强 《中国哲学史大纲》(卷上、卷中)的整理者肖伊绯先生...
评分很开心,经过了走走停停,无数的日夜中读完了这本书。而收获最大的就是,思维的释然,对“名实法象”以及逻辑思维的训练可以做到那么自然而又不失真谛,对大师的百年之作感到莫大的敬佩。 以前一直不懂什么是哲学。在当今这么物化的时代,哲学对于普通人来说,显得那么...
评分 评分“合辑本”的最大看点,无疑是整理辑入了“中国哲学史大纲(卷中)”北大讲义原本。实际上,随着这部胡适讲义本的发现,《胡适全集》之“不全”,再一次昭然若揭。 从上个世纪九十年代至今,中国大陆出版《中国哲学史大纲(卷上)》的数量剧增,多家出版社均推出以各种卷上版...
评分(一)、蔡元培先生《序》称胡适先生《中国哲学史大纲》有四处长处,所谓证明的方法、扼要的手段、平等的眼光、系统的研究;称此书“截断众流,从老子、孔子讲起”,开创了中国哲学史研究之范式与风气。 (二)、以现代之眼光看来,此书对于义理却显得隔膜和苍白,甚至部分内容...
kindle
评分kindle
评分18年1月读。补标记。
评分总算看完了,作为入门书还是有可读性,只是里面文言文没有译文不好读懂
评分18年1月读。补标记。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quotespace.org All Rights Reserved. 小美书屋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