失去的胜利

失去的胜利 pdf epub mobi txt 电子书 下载 2025

出版者:湖南人民出版社
作者:[德]冯·埃里希·曼施泰因
出品人:
页数:552
译者:戴耀先
出版时间:2013-5
价格:49.80元
装帧:平装
isbn号码:9787543892569
丛书系列:
图书标签:
  • 二战
  • 军事
  • 德国
  • 历史
  • 曼施坦因
  • 传记
  • 战争
  • 战略
  • 战争
  • 历史
  • 回忆
  • 胜利
  • 失落
  • 勇气
  • 牺牲
  • 反思
  • 奋斗
  • 真相
想要找书就要到 小美书屋
立刻按 ctrl+D收藏本页
你会得到大惊喜!!

具体描述

《失去的胜利:曼施泰因元帅战争回忆录》中,曼施泰因以他在第二次世界大战中的亲身经历为主线,根据其私人日记和其他资料,介绍了德国进行侵略战争的经过,尤其是详细地描述了他亲自指挥的几次重大作战行动,阐述了他对二战中各个事件和重要人物的看法。该书对于我们了解二战中德军的一些决策内幕,尤其是许多重大战役的计划制订过程及其实施,有十分重要的参考价值。

作者简介

冯·埃里希·曼施泰因(1887—1973年)德国陆军元帅,出身于军官世家。在第二次世界大战中,曼施泰因积极参与制订和实施希特勒的侵略战争计划,先后任集团军群参谋长、集团军司令、集团军群司令。1944年3月,因在作战指导上与希特勒发生分歧被解职;1945年5月被英军俘虏;1949年12月被战胜国判处18年徒刑,1953年因病获释。战后,被联邦德国阿登纳政府聘为顾问,参与组建联邦国防军。1973年6月病逝,终年86岁。

戴耀先,中国人民解放军军事科学院研究员、大校,从业33年,一直从事德国军事研究,论著译著十余册。主要有:《论德国军事》《德意志军事思想研究》《德国总参谋部》《总体战》《第二次世界大战大事记》等。

目录信息

第一编 波兰战局
第一章 暴风雨前夕
德国总参谋部和波兰问题
是战争还是恫吓?
第二章 作战形势
德国军队的兵力和作战计划
波兰军队兵力及其作战计划
对波兰军队部署的思考
第三章 南方集团军群的作战
集团军群司令部
最初态势
第14集团军经加里西亚的开进
第10集团军对维斯瓦河的突破以及对拉多姆的 合围
集团军群司令部有人造访
布祖拉河会战
一 段往事
占 领 华 沙
桑河和维斯瓦河以东的最后战斗
怀念
东方集团军群司令
我们的民政管理领导
终结
第二编 1940年西方战局
第四章 陆军总司令部的失势
希特勒——冯?布劳希奇——哈尔德
第五章 围绕作战计划的斗争
陆军总司令部(希特勒)的作战计划
反 对 意 见
“A”集团军群司令部的计划
“A”集团军群为作战计划的斗争
第六章 第38军军长
成为旁观者
向卢瓦尔河的突击
第七章 两次战局间
“海狮”行动
第三编 对苏战争
第八章 “装甲兵突袭”
第九章 克里木战役
接任第11集团军司令时的情况
两线的会战 突破彼列科普地峡和亚速海
畔的会战
占领克里木
争夺伊顺地峡的战斗
追击
对塞瓦斯托波尔的首次攻击
斯大林攻势至占领克里木
刻赤半岛态势的发展
施彭内克伯爵将军的悲惨结局
“斯大林攻势”继续进行
“猎鸨”行动 夺回刻赤半岛
“捕鲟”行动 夺占塞瓦斯托波尔要塞
在罗马尼亚休假
第十章 列宁格勒—维捷布斯克
第十一章 希特勒执掌军队最高指挥权
第十二章 斯大林格勒的悲剧
通向斯大林格勒的路
斯大林格勒城下态势的发展 就任“顿河”集团军群司令
最初印象和决断
接管指挥权时的形势
苏军对第6集团军实施攻击
奇尔河畔防线态势告急
围绕必要的决断而做的徒劳斗争
生与死的竞赛
错过拯救第6集团军的机会
第6集团军的最后战斗
第十三章
1942—1943年在南俄的冬季战局
冬季战局的战略背景
作战主导思想
第一阶段:解救第6集团军的战斗
第二阶段:为保障“A”集团军群后方通路畅通而进行的战斗
第4装甲集团军在顿河下游南岸的战斗
霍利特集团军级支队的战斗
第三阶段:为保障德军整个南翼后路畅通而进行的战斗
1943年1月中旬的作战态势
1月下半月的战斗
到二月末态势的发展
第四阶段:“德军反突击”
顿涅茨河与第聂伯河之间的会战
哈尔科夫会战
回顾
第十四章 “堡垒”行动
1943年春的战略形势
苏联人在作战上的几种选择
实施后发制人的打击?
实施先发制人的打击?
“堡垒”作战的设想
灾难性的拖延
进攻
总结
第十五章 1943—1944年的防御战
指挥问题
与九头怪物的战斗
顿涅茨地区的首次会战
别尔哥罗德西部的会战和哈尔科夫周围的战斗
在南方集团军群整个防线展开激战
向第聂伯河彼岸的撤退
焦土政策
争夺第聂伯河一线的战斗
第聂伯河河曲部的会战
基辅争夺战
第聂伯河河曲部的第二次会战
整个防线上的会战
尼科波尔的丢失
切尔卡瑟被合围
罗夫诺
清算的时刻……
战斗在泥泞中继续进行
附件1(节录)
附件2
附件3
附录4
附件5
附件6
附件7
附件8
军事简历
· · · · · · (收起)

读后感

评分

德国“二战”中有著名的三大将领,就是曼施坦因、古德里安和隆美尔,这三大名将也应该算是“二战”中最主要的陆军名将。 德国在“二战”中虽然不是正义的,但是打仗确实很厉害,我觉得在这三位名将当中,如果论统帅的才能,应该是曼施坦因排第一。 古德里安最大的贡献实际上...  

评分

近期花费十多小时看完,53万字。 一直喜爱德国。了解二战史后,喜爱德军。曼施坦因是典型的优秀的普鲁士军人。出生于军官世家,参加过一战。 德军总参谋部,一个厉害的组织。有小毛奇,施利芬这样的优秀战略家。而曼施坦因也继承了他们的优秀素质。在战争中能够有出色策略,果...  

评分

纵贯曼斯坦因回忆录的一条主线,是他和希特勒关于德军战略方向与策略的争论。 曼斯坦因主张在大规模的机动战中,歼灭苏军的有生力量,无论是在进攻阶段,还是防御阶段,都不应拘泥于一城一地的得失(听上去很像毛在第二次国共内战中的策略)。 而希特勒始终强调战略物资的供...  

评分

首先我没有读过其他二战将领的回忆录,所以无法横向对比。这本也是我读的第一本,要知道这本在二战回忆录里是大名鼎鼎,所以拿来做处女读。整篇7成在讲军事,而且比较注重战略阐述,意图阐述,细节面还有前线具体小事说的不多,有时候会插入一些士兵的例子。曼帅,战略...  

评分

用户评价

评分

人才有用不好用,奴才好用没有用~

评分

丙申年第1本。开年读的第一本书,五星推荐。对工作的思考和心态有重要的意义。非常值得阅读的一本书。

评分

有个场景印象非常深刻,战争开始前他和朋友在傍晚的院子里边喝酒边谈论国家前途,远处的天边闪电一闪一闪....... 波兰战役结束后,一名被俘的波兰将军对曼施坦因说,命运的轮子已经转起来,停在哪里没人知道。 我们谈论风暴的时候其实并不知道风暴离我们多远,而风暴真的来了,哪怕你是帝国元帅也掌控不了自己的命运

评分

曼施坦因在纳粹地痞流氓前可谓把贵族绅士的风范展现到了极致 不论是在和独裁者打交道上还是在前线展现军事指挥能力上他都是那个在贵族走向没落的年代里最闪耀的明星;就个人经历来看曼帅的元帅军衔是含金量最高的 从41年接手11集团军围攻克里米亚开始到44年黯然离去 期间哪一场恶战不是面对占尽兵力优势的敌军 尤其在42/43年冬斯大林格勒的反手一击与43/44年冬马不停蹄的边打边撤 若不是这股韧性与顽强 东线南翼会崩得更难看 纵然曼帅力挽狂澜而终归难免44年夏的全面崩溃 就如曼帅亲自所言 苏联就像许德拉这样的怪物 不管德军士兵多么英勇无畏而在这场全面的较量中终究难逃一败;读完全书深深地被曼帅身上那股普鲁士贵族军人气质所吸引 豪侠坦诚不乏矜持 正派谦逊不失礼度 若能在曼帅身边南征北战 那必是终生的荣耀

评分

曼施坦因,一位伟大的元帅!从波兰到喀尔巴阡山,波澜壮阔的二战图卷!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book.quotespace.org All Rights Reserved. 小美书屋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