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绛(1911- ),本名杨季康,祖籍江苏无锡,生于北京。作家、评论家、翻译家、学者。1932年毕业于苏州东吴大学。1935-1938年留学英法,回国后曾在上海震旦女子文理学院、清华大学任教。1949年后,在中国社会科学院文学研究所、外国文学研究所工作。主要作品有剧本《称心如意》《弄假成真》,长篇小说《洗澡》,散文《干校六记》,随笔集《将饮茶》,译作《堂吉诃德》《吉尔·布拉斯》《小癞子》《斐多》等。
最近学车,在市区与郊区间奔波。于是在班车上看完杨绛先生的《我们仨》。 说实话这本早就被捧得沸沸扬扬的书之所以拖到今天,是因为我对钱钟书的了解还仅限于《围城》。可就在翻到目录的一瞬间,我知道这次它给我的感动将不同以往。 第一部:我们俩老了。 第二部:我们仨失散...
评分暑假开始出行,带了三本书:《当下的力量》《当我谈跑步时我谈些什么》《听杨绛谈往事》。长沙飞上海时看完了第二本,上海回衡阳时火车上看完了第一本,回家的时候病床上读完第三本。我很庆幸,自己是在家中细细看完了第三本。杨先生的往事回忆,从最初到现在,就像是一场温馨...
评分 评分偶尔夜里睡不着,还会爬起来找书看,又是《我们仨》看过几遍了,还是喜欢的要命。看钱钟书和杨绛,这么两个乱世学人,淡泊宁静的,与世无争,与人无求,不事权贵,不理世事,袖手书斋,大隐隐于心,躲在人群背后,读书写字做学问,这样安静舒张的心,现在已经没有了吧,被灼热...
评分1779香港买的,在广州回成都的飞机上看,哭得一塌糊涂!
评分疫情假期阅读,大人物生活的点点滴滴,其实他们跟普通人一样,一家三口能在那个时期生活下来也不易,他们充满了对美好生活的乐观和向往,值得我们学习。
评分疫情假期阅读,大人物生活的点点滴滴,其实他们跟普通人一样,一家三口能在那个时期生活下来也不易,他们充满了对美好生活的乐观和向往,值得我们学习。
评分看到第三部分的标题,我禁不住潸然泪下。在可预见的将来,我或者母亲(不出意外应该会是我)会面临这样的场景,徒留一人活在这世间,最终天上见。2016年12月4日丽丽已经先去了,现在我们两人关系特别紧张,以后也不会好到哪里去。我所向往的这种温馨的家庭生活也许曾经有过,但很多年后我明白有如镜花水月一切都是幻影,其实不曾拥有过,我只能看看别人的故事留着自己的眼泪。他们仨不仅是天意成为一家,更多的是精神上,所以哪怕经历政治浩劫、工作繁忙、女儿嫁作人妇,在国内在国外等等,都不足以让他们分离,即便最后死别,但他们依然活在彼此心中,那么多年的琐碎小事依然能信手拈来。我特别感动,也因为自己永远都不会拥有。幸好他们最终在了一起。
评分看到第三部分的标题,我禁不住潸然泪下。在可预见的将来,我或者母亲(不出意外应该会是我)会面临这样的场景,徒留一人活在这世间,最终天上见。2016年12月4日丽丽已经先去了,现在我们两人关系特别紧张,以后也不会好到哪里去。我所向往的这种温馨的家庭生活也许曾经有过,但很多年后我明白有如镜花水月一切都是幻影,其实不曾拥有过,我只能看看别人的故事留着自己的眼泪。他们仨不仅是天意成为一家,更多的是精神上,所以哪怕经历政治浩劫、工作繁忙、女儿嫁作人妇,在国内在国外等等,都不足以让他们分离,即便最后死别,但他们依然活在彼此心中,那么多年的琐碎小事依然能信手拈来。我特别感动,也因为自己永远都不会拥有。幸好他们最终在了一起。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quotespace.org All Rights Reserved. 小美书屋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