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日方长

来日方长 pdf epub mobi txt 电子书 下载 2025

出版者:上海人民出版社
作者:[法] 路易·阿尔都塞
出品人:世纪文景
页数:440
译者:蔡鸿滨
出版时间:2013-5
价格:59.00元
装帧:平装
isbn号码:9787208111035
丛书系列:
图书标签:
  • 阿尔都塞
  • 哲学
  • 传记
  • 法国
  • 自传
  • 马克思主义
  • 马克思主义哲学
  • 阿尔都塞著作集
  • 来日方长
  • 励志
  • 成长
  • 人生感悟
  • 情感共鸣
  • 自我提升
  • 时间价值
  • 希望
  • 坚持
  • 梦想
想要找书就要到 小美书屋
立刻按 ctrl+D收藏本页
你会得到大惊喜!!

具体描述

一九八〇年十一月十六日,早上八九点,一个身穿睡衣的男子冲出房间,跑进巴黎高师的庭院,发狂地叫喊着:“我扼死了埃莱娜,我扼死了我的妻子。”

这出荒诞悲剧的主角即是名满天下的哲学家路易•阿尔都塞。他是法国最具原初思想也最受争议的知识分子之一,亦是“二战”后法国最具影响力的思想家。他是马克思主义的激进旗手,被誉为“结构主义马克思主义”奠基人。

然而,所有的名誉与成就在这一天崩坍了——“阿尔都塞主义随着阿尔都塞一起死了”!而法院“不予起诉”的判决更引起了舆论的愤怒与声讨……

从悲剧发生到辞世的十年,阿尔都塞的晚年罕为人知。这部自传不仅深刻反映了他晚年的思想,更是凝结了哲学家整个人生的精粹:他从精神分析的角度回顾了自己的一生,并试图从内部记录、反思自己的疯狂,既详析了自己的成长、学习与研究经历,亦描述了当时的巴黎高师与整个时代的精神氛围。

这是一部自传,也是一部编年学术史,更是一部深刻探讨人性与罪责的惊世忏悔录。

作者简介

路易·阿尔都塞(Louis Althusser,1918—1990),法国当代著名哲学家,常年执教于巴黎高等师范学校。出生于阿尔及利亚,并在那里度过童年时代。1932年举家迁回法国,1932-1936年在马赛上中学,1936年-1939年在里昂上高师文科预备班。1939年考入巴黎高师,因德国法西斯入侵而应征入伍,1940年被德军俘虏,关押在德国的战俘营,直到战争结束才获释。1946年重返高师学习哲学。1948年留校从教,任哲学辅导教师,福柯、德里达、巴里巴尔、米勒、朗西埃和巴迪欧等人都曾是他的学生。1948年加入法国共产党。60年代后期到70年代初,阿尔都塞达到了其理论生涯的巅峰,成为战后法国最具影响力的马克思主义思想家。他患有躁狂性抑郁症,长期依赖于精神病治疗和精神分析。1980年,他因勒死妻子埃莱娜而进入精神病院治疗,被判定“不予起诉”。治疗期间,阿尔都塞仍坚持写作,撰写自传和哲学文稿。1990年10月22日,因心脏病突发辞世。生前出版有《孟德斯鸠:政治和历史》、《保卫马克思》、《阅读〈资本论〉》(合著)、《列宁和哲学》、《自我批评材料》、《立场》等十一部著作,以及《意识形态和意识形态国家机器(研究笔记)》等重要论文。去世后陆续整理出版的遗著已有《来日方长(自传)》、《哲学与政治文集》、《精神分析论集》、《论再生产》、《马基雅维利的孤独》、《论哲学》等十余种。

目录信息

中文版序言
法文版序言
来日方长
事实
年表
索引
译者后记
· · · · · · (收起)

读后感

评分

作者:李公明 关于自传,阿尔都塞在他这部《来日方长:阿尔都塞自传》(蔡鸿滨译,陈越校,上海人民出版社,2013年5月)中曾指出,如今任何自传都充满了虚妄不实之词,他认为“这是文学上空前堕落”,并表示自己“只讲实质的东西”(第168页)。对于读者来说,患上“自传警惕...

评分

我不想从那个悲剧性的一幕开始讲起,但如果没有1980年11月16日早晨发生的事件,法国哲学家路易·阿尔都塞也不会如此引人注目。事件发生之前,阿尔都塞已经很有名了,知识分子的摇篮巴黎高师的出身,与葛兰西并列的马克思主义思想家,著名的哲学家,共产党员,娶了一个引人注目...  

评分

虽然早闻阿尔都塞的大名,但是真正与阿尔都塞相遇还是高考后偶然的一次书店之旅。在我们那个小城市里基本上没什么书可以买,书架上大部分都是什么鸡汤励志和畅销小说。在寥寥几本商务印书馆的书中,我偶然瞥见了阿尔都塞的《保卫马克思》。在没什么书可买的情况下,我犹豫...  

评分

我不想从那个悲剧性的一幕开始讲起,但如果没有1980年11月16日早晨发生的事件,法国哲学家路易·阿尔都塞也不会如此引人注目。事件发生之前,阿尔都塞已经很有名了,知识分子的摇篮巴黎高师的出身,与葛兰西并列的马克思主义思想家,著名的哲学家,共产党员,娶了一个引人注目...  

评分

【按:本文最初版《作为答辩的自传》本发表在《文学报》上,但是当时《文学报》编辑决定刊用时并未通知本人,所以本人在超过时效之后,重新写过并充实了一倍篇幅,后转投给了《读书》,后刊发于《读书》2014年01期,此处公开的为本人原稿】   1980年11月16日,巴黎古老的...  

用户评价

评分

爱,精神疾病,哲学,政治。一个来自外省的胆小鬼。在爱与革命中不断践行大写的“哲学”。马克思、弗洛伊德、康吉拉姆、拉康和福柯得以相聚。

评分

躁郁不好治啊,住院真可怕

评分

又回头来读这本书,阿尔都塞其实知道自己的辩护是徒劳,背负自己的罪垂死挣扎,不管如何解释都无法从杀妻的良心谴责中解脱,没有获刑其实是他的不幸,他缺乏了一个仪式来赎罪,这本感人的自传就成为了极端自恋者的内心独白,强迫自己诚实的回头看却无法到达真相,也得不到解脱,太可怜了

评分

“我已经说过,我是在1964-1965学年,就是最终产生了《阅读<资本论>》的研讨班那一年才读《资本论》的。” 在寒冷的冬日晚上,这句话真是有宽慰人心的力量????

评分

去打破沉默迎接姗姗来迟的惩罚、为了证明党是可能改变的而坚定不移地留在党内,阿尔都塞是很勇敢没错,但越往后读越觉得,他其实并没有真正自我厌弃过,好像还是始终害怕被抛弃,始终不敢把自己说得太罪恶,希望以此获得爱与原谅。而且他的确还是很幸运的吧,或者说,一个人只要有心摆脱孤独,在他周围就真的会围绕很多同道。并不赞同阿尔都塞的哲学观。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book.quotespace.org All Rights Reserved. 小美书屋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