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一定要知道的人性

你一定要知道的人性 pdf epub mobi txt 电子书 下载 2025

出版者:南海出版公司
作者:[奥地利] 阿尔弗雷德·阿德勒
出品人:
页数:296
译者:徐珊
出版时间:2015-1
价格:0
装帧:平装
isbn号码:9787544272056
丛书系列:
图书标签:
  • 心理学
  • 阿德勒
  • 个体心理学
  • 心理
  • 阿尔弗雷德·阿德勒
  • 美国
  • 社会人心规律
  • 奥地利
  • 人性
  • 心理学
  • 行为
  • 认知
  • 社会
  • 情感
  • 决策
  • 洞察
  • 理解
  • 成长
想要找书就要到 小美书屋
立刻按 ctrl+D收藏本页
你会得到大惊喜!!

具体描述

《你一定要知道的人性》用简明通俗的语言介绍了个体心理学的基本原理,并对这些原理的实际应用进行了阐述,对人的性格进行了科学剖析,着重强调了人的社会性和社会感,强调个人的人生观和价值观在形成性格的过程中所起的作用,旨在帮助普通人正确理解人性,更好地处理日常关系,减少生活行为中的错误。本书的任务正是要帮助人们更透彻地理解人性。

ISBN:9787544272056

作者简介

阿尔弗雷德•阿德勒(Alfred Adler,1870-1937),奥地利精神病学家。个体心理学的创始人,人本主义心理学的先驱,现代自我心理学之父。他是精神分析学派内部第一个反对弗洛伊德的心理学体系,其研究最终由生物学定向的本我转向社会文化定向的自我心理学,对后来西方心理学的发展具有重要意义。代表作有《生命对你意味着什么》《儿童教育心理学》《个体心理学的实践与理论》等。

目录信息

第一章 精神
(一)精神生活的概念与前提
(二)精神器官的功能
(三)精神生活的目的
第二章 精神生活的社会性方面
(一)绝对真理
(二)对社会生活的需要
(三)安全与适应
(四)社会意识
第三章 儿童与社会
(一)婴儿的处境
(二)困难的作用
(三)人作为社会存在物
第四章 我们所处的世界
(一)世界的结构
(二)世界观的组成要素
(三)幻想
(四)对梦的初步认识
(五)移情与认同
(六)催眠与暗示
第五章 自卑感与力求认同感
(一)儿童早期的情形
(二)自卑感的补偿:求得认同和优越感
(三)人生的曲线图与世界观
第六章 生活的准备
(一)游戏
(二)注意力的集中与分散
(三)过失犯罪与健忘
(四)无意识
(五)梦
(六)才能
……
· · · · · · (收起)

读后感

评分

阿德勒在心理咨询与心理学历史上起着承上启下的作用,在他之前是弗洛伊德的泛性论的精神分析学说,而阿德勒开创了个体心理学这一学派,将人文人本思潮带入了心理学与心理资讯中,所以有心理学家称其为人本主义心理学的先驱者。 阿德勒坚信,错误的个体行为会破坏社会和群居生...  

评分

理论性的书籍,看的时候觉得完全理解,OK,想写点儿什么的时候,一句话也写不出来,难道是我的优越感在作祟,为了凸现自己的与众不同(自负),为了避免被评价,要么写出一番惊天动地的评论,要么不写,想当然的认为,我又不是专业的,没有必要较真,写什么书评呢!读过这本书...  

评分

她为什么总借口说“我不想出门”? 又为什么和闺密出门就愿意了? 为什么闺密带个其他的朋友在身边,她就不开心了? 为什么有人不愿意参加人多的聚会? 因为你还没有解决她心里的疑虑,而这些疑虑会让她感觉失控。 我们可以发现一个现象,在平时同学聚会当中,那些参加聚会最...  

评分

最近频繁的读一些心理学的书,是想认识自己,也是想理解身边人。《认识人性》这本书是因为买书时为了凑单才买的,却比另外两本书更要受益(释梦,行为心理学),前者论证太多看的让人头大,后一本行为心理学读的效果不太好不好乱说。 相比之下唯有《认识人性》这本书读起来最顺...  

评分

所有的对错,都是相对的。。 人性的优劣只在特定的环境中表现出来。。这个环境中是优等或许在另外的环境中式劣势。。 所以,想到一点: 如果你所接受的道德观念让你所在的环境中觉得是劣势,不如抛弃他。。。 接受在你所在环境中占优势的观念  

用户评价

评分

儿童时期对心理培养很关键。

评分

负面的人性都是可以转化掉或转成正面的,前提是我get到它了。

评分

暑假唯一读完的一本书,今天标记的时候才发现我之前竟然已经读过一次了。还说这上面“写满了给我的答案”。 我的确与一年前初读这本书时不同了。我想起那时我大段大段地划线,感叹精妙,但领悟得极少。这次读的时候,很喜欢这本书的一点就在于它有一个完整的结构,让我能走入个体心理学的世界。另外一点在于,这本书让我对之前了解到的心理学原理和之前读的书有了更深刻的理解。这一切都是在脑内自动发生的。读完这本书以后,我反倒自如地和人讲投射、非暴力沟通,能更好地理解自己的梦,甚至更好地理解了《身体知道答案》以及“一切都是隐喻”。 我又开始从一个新的角度观察和理解这个世界了。

评分

读完了。以前我总单纯地把一切都想得十分美好,直到读到这本书,我开始明白,其实人类做很多事情的动机,并不是传播快乐、获得共情,而是满足虚荣和优越感。这点让我实在震惊,也让我明白了修养的意义。

评分

儿童时期对心理培养很关键。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book.quotespace.org All Rights Reserved. 小美书屋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