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是一本文化研究中国化的实验性著作。本书结合人类学、社会学、心理学、哲学等研究方法,对中国乡土文化结构、乡村经验及其微观权力形态进行了全面分析,通过对时间、空间、器物、实践的符号分析,细腻地叙述了宏观权力结构在乡村经验各个层面的相互转化过程。通过对乡土社会的“事实呈现”,该书进一步将分析引向农民心理学、乡土哲学和精神现象学领域,可视为一部乡土文化“小百科”。该书将理论逻辑融会于文学叙述之中,具有很强的可读性。
张柠,北京师范大学文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北京师范大学中国当代新诗研究中心主任。主要学术领域为20世纪中国文学经验研究、中国当代文学史、文化理论与文化批评等,著有《叙事的智慧》、《文化的病症》、《没有乌托邦的言辞》《想象的衰变》、《再造文学巴别塔》、《白垩纪文学备忘录》、《中国现代文学六家——文学观念史研究》等。
1.了解一下作家们的写作嗜好是一件挺有意思的事,嗜好的不同有时也会影响到写作风格和文本结构,正像弹琴姿势的不同也会影响对曲目的不同阐释和音色处理。巴尔扎克喝着咖啡写,海明威习惯站着写,大仲马因题材的不同而选用不同颜色的纸写作,当门铃一响,福楼拜就立刻把一块很...
评分 评分《土地的黄昏》是作者张柠关于中国乡村的微观分析,这是一本读起来费劲又容易理解的书。之所以读起来费劲,是因为涉及的面比较广,而且涉及的知识也比较多(当然,你也可以理解为掉书袋较多),比起我以前读过的关于乡村的书籍的内容要多得多。然而如果就某些具体方面而言,其...
评分 评分总的说来,读这本书的感觉开始觉得有点平淡,慢慢就有些兴奋了,读完整本书之后不觉为作者的观察力和理论洞察力而击掌叫好。我想,这本书是我近几年读到的最好的作品之一吧!读了此书,让我自己大为羞愧!作为一个从小成长在与作者相同农村区域的我,似乎只是一个过客,根...
这是一本用诸多学术范畴诠释传统乡村的著作,略显杂乱。
评分如何进入乡土,怎样理解农村
评分“《土地的黄昏》几乎是词典意义上的现代中国乡村图景。一个掌握了海量的现代观念、术语、名词的学者,对他经历过的乡村生活进行打量。或者说,在书斋生活了很长时间之后,乡村经验突然打开记忆的闸门,在书斋里的各类词条下归队、整编。 ”
评分不知道这算是什么体裁的写作 不过非常好读 现在要出版这样毒舌的文字是挺难的 zz敏感+八股文学术写作规范就基本杜绝了毒舌可能
评分柠导的心爱之作,每年的课都要捞出来,谈及中国当代的城乡变迁。对于曾经的南方农村,有着鲜明而深入的体验,随着传统乡村的消逝,该书的文化意义也逐渐积累。期待能见到曾经的地质队岁月:)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quotespace.org All Rights Reserved. 小美书屋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