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書為法國弗拉馬裏翁齣版社分彆於2002年與2004年齣版的以馬內利修女的《貧窮的富裕》和《活著,為瞭什麼?》的閤集。在《活著,為瞭什麼?》中,作者以法國天纔數學傢、物理學傢、思想傢帕斯卡的《沉思錄》為主軸,深入探討瞭人生存的意義。在以馬內利看來,帕斯卡的思想分為三個範疇——物質的範疇、精神的範疇和心靈的範疇,而帕斯卡思想以及人類曆程的高峰,是在心靈的範疇即愛的範疇裏。正是愛,賦予我們生命的意義和永恒的重量;隻有愛,能夠讓我們帶著我們的偉大和可悲,繼續生活在喜樂之中。而在《貧窮的富裕》中,以馬內利修女則分享瞭她對真正富裕的發現——施予和接受大量的愛,以及獲得幸福的步驟——拋卻外在的富裕,接受匱乏的生活;走齣空洞的自我,以便走嚮他人。以馬內利修女自己正是拋卻物質而讓生命獲得全麵綻放的最具說服力的證人。
以馬內利修女(Soeur Emmanuelle)原名瑪德蓮•桑剛,1908年齣生在比利時首都布魯塞爾,1928年正式宣誓成為修女。正如以馬內利的名字一樣,以馬內利修女一生踐行著“神與我們同在”的上帝的旨意,幾乎將畢生精力都獻給瞭窮苦人士。尤其是1971年在她即將退休之際,由於目睹開羅拾垃圾者的艱苦生活條件並為之震動,決定從此生活在他們中間,盡自己所能幫助他們。1993年,她以85歲的高齡被迫“退休”迴到法國後,繼續為貧窮人士奔走,她的事跡開始逐漸傳播開來,成為繼特蕾莎修女之後,又一位具有世界影響的女性。
这本书给我很大的震撼,尤其是读到以马内利修女说要炸掉飞机的那一刻,我相信那是她的真实感受。 充满爱心的以马内利修女为什么想要炸掉她乘坐的飞机呢?因为飞机上满是罪人,那些无耻的富人是集体乘机去国外糟蹋因为生活所迫而出卖肉体的儿童,因为爱穷人更爱穷人的孩子,修...
評分 評分 評分从打开书的一刻开始,我就着迷了,久违的对于书本的欣喜 在地铁里,我双手紧抱,夹在人群里,借着车顶晕黄的光线,低头阅读 在无法站立的BUS上,我靠着中门的铁柱,一手绕着把手,一手拿着书阅读,任凭拥挤的乘客粗鲁地一次又一次把我推得东倒西歪,毫无感知 我疯了一样 无...
評分打开书的第3页,我读到关于帕斯卡,关心生命哲学和宗教神学的人士,刚把帕斯卡的《沉思录》视为一盏永恒不灭的灯..... 我想说:《沉思录》 是古罗马王的 《思想录》 才 是帕斯卡的,是不是翻译有误?
貧窮的富裕相當好看。
评分高二買的,不怎麼能讀懂。
评分讀之!
评分文字有些費勁。但絕對是本好書。 越是重要的問題,越值得花時間思考。
评分: B821-49/2774
本站所有內容均為互聯網搜索引擎提供的公開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儲任何數據與內容,任何內容與數據均與本站無關,如有需要請聯繫相關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於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quotespace.org All Rights Reserved. 小美書屋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