吴建民:1939年生于重庆。
1959年毕业于北京外国语学院法语系。
1961—1965年,常驻布达佩斯世界民主青年联盟总部,任代表翻译。曾在中国驻联合国代表团(纽约)任二秘、参赞等职,任中国驻欧共体使团及比利时使馆参赞。
1991—1994年任外交部新闻司司长、发言人。
1994—1998年,历任中国驻荷兰大使、驻日内瓦联合国办事处及瑞士其他国际组织代表。
1998—2003年,任中国驻法国大使。现任外交学院院长、全国政协新闻发言人、外事委员会副主任、国际展览局主席。
外交案例,ISBN:9787300087580,作者:吴建民 著
看书介绍觉得应该挺有意思,以为能和特工大片似的。 结果无趣到极,文风平淡,官话连篇,到处是溢美之词。 看了前两个案例就看不下去了,压制自己看了一半实在受不了就丢一边了。后悔自己买了这书。 唉...
评分基本上外交官写的书多属自吹自擂型,这本书也不例外。不过自吹自擂的书也并非没有价值,本书中对于使馆在外交决策中作用的反思以及如何最大限度发挥自身作用的反思还是很有意义的~
评分书中描述了20-21世纪初的19个外交案例,其中有几个还是比较跌宕起伏,惊心动魄的。像万隆会议上的周恩来,吴建民的申办上海世博会都体现了外交官在危急情况下临危不乱,力挽狂澜的场景。现在人们都说中国外交是软柿子不敢对他国强硬,通过顾维钧拒签对德和约尤其是海湾战争我国...
评分官话太多,形式每个案例都差不多,好像八股文。整本书好像就是吴先生用来歌颂自己的外交成绩一样。不过从这些官话的字里行间,还是能看到一些处理外交关系的玄妙之处。
评分书中描述了20-21世纪初的19个外交案例,其中有几个还是比较跌宕起伏,惊心动魄的。像万隆会议上的周恩来,吴建民的申办上海世博会都体现了外交官在危急情况下临危不乱,力挽狂澜的场景。现在人们都说中国外交是软柿子不敢对他国强硬,通过顾维钧拒签对德和约尤其是海湾战争我国...
吴建民驻法国使馆工作,外交学院院长。外交部新闻发言人。案例浅显,可单做外交工作初步了解,尤其是使馆工作。
评分中国外交类的书大部分的模式是,写人家国家的东西,从时间地点人物,乃至心理状态写的那叫一个透彻。一旦写到自己头上,立马变成崇高的爱国主义形态。真是值得玩味。
评分日内瓦人权斗争那部分最有意思
评分也便是那样吧
评分比我想象的浅很多,真可以当教材看? 蒙我呢吧......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quotespace.org All Rights Reserved. 小美书屋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