沉思录

沉思录 pdf epub mobi txt 电子书 下载 2025

马可·奥勒留(Marcus Aurelius,公元121—180年),著名的“帝王哲学家”,古罗马帝国皇帝,在希腊文学和拉丁文学、修辞、哲学、法律、绘画方面受过很好的教育,晚期斯多葛学派代表人物之一。奥勒留也许是西方历史上唯一的一位哲学家皇帝。他是一个比他的帝国更加完美的人,他的勤奋工作最终并没有能够挽救古罗马,但是他的《沉思录》却成为西方历史上的伟大名著。

马可·奥勒留是一个悲怆的人;在一系列必须加以抗拒的欲望里,他感到其中最具有吸引力的就是想要引退去过一种宁静的乡村生活的那种愿望。但是实现这种愿望的机会始终没有来临。

出版者:中央编译出版社
作者:马可·奥勒留
出品人:
页数:211
译者:何怀宏
出版时间:2008-2
价格:20.00
装帧:平装
isbn号码:9787802115743
丛书系列:
图书标签:
  • 哲学 
  • 沉思录 
  • 人生思考 
  • 古罗马 
  • 斯多葛学派 
  • 修养 
  • 人生 
  • 外国文学 
  •  
想要找书就要到 小美书屋
立刻按 ctrl+D收藏本页
你会得到大惊喜!!

《沉思录》是古罗马皇帝奥勒留写给自己的书,内容大部分是他在鞍马劳顿中写成的。作品来自奥勒留对身羁宫廷的自己和自己所处混乱世界的感受,追求一种冷静而达观的生活。这部著作是斯多葛学派的一个里程碑。

具体描述

读后感

评分

摘自《人民网》 作者:李 奎 对于《沉思录》,总是认为名字太过深刻,而且历史太过久远,所以虽是“久闻”却从没有去阅读的冲动。直到前段时间去北京出差,在三联书店里恰好看到这本书就在手边,于是随便翻翻,不想便被吸引,回来之后一口气读完,仍感余味未尽,一周之后...  

评分

康德的墓志铭上写着:“有两样东西,我们愈经常愈持久地加以思索,它们就愈使心灵充满不断增长的景仰和敬畏:在我之上的星空和居我心中的道德法则。” 初看到这句话时,甚是不解,现在依然不解,在看马可•奥勒留(公元121—180年)的《沉思录》时,对道德有了朦胧的认...  

评分

0p 尊重自然(本性,Nature)而生活。 1p 一方面能足够强健地承受,另一方面又能保持清醒的品质,正是一个拥有一颗完善的、不可战胜的灵魂的人的标志。 4p 避免挑剔,不去苛责那些表达上有粗俗、欠文理和生造等毛病的人们,而是灵巧地通过回答的方式、证实的方式、探讨事物本身...  

评分

“1992年3月30日,读《沉思录》。马可-奥勒留是个理性主义者。又像内心的诗人,“——一个人退到任何地方都不如退入自己的心灵更为宁静和更少苦恼——宁静不过是心灵的井然有序”。或许两千年前的人就是这样的和谐。” —————— 好久不读这本书了。今年写《岩中花树》到家...  

评分

“在人的生活中,时间是瞬息即逝的一个点,实体处在流动之中,知觉是迟钝的,整个身体的结构容易分解,灵魂是一涡流,命运之谜不可解,名声并非根据明智的判断。一言以蔽之,属于身体的一切只是一道激流,属于灵魂的只是一个梦幻,生命是一场战争,一个过客的旅居,身后的名声...  

用户评价

评分

翻译的实在是太差了,这个出版社、翻译都得拉黑。

评分

语录体,无明确主题,隐约可见他从青年奔向暮年的彷徨。一个人应当在旁人问“你在想什么”时清晰而不假思索地说出自己的答案,如果你的想法并不龌龊,为何要有所保留呢?“真奇怪,每个人最在乎的都是自己,却总是重视别人对自己的意见超过自己的。”读的时候感到平和的启迪,他非完人,却时刻都保持着清醒和自我克制,也唯有如此才能尽可能避免统治者因个人私欲而导致手中的权力无限膨胀吧。

评分

语录体,无明确主题,隐约可见他从青年奔向暮年的彷徨。一个人应当在旁人问“你在想什么”时清晰而不假思索地说出自己的答案,如果你的想法并不龌龊,为何要有所保留呢?“真奇怪,每个人最在乎的都是自己,却总是重视别人对自己的意见超过自己的。”读的时候感到平和的启迪,他非完人,却时刻都保持着清醒和自我克制,也唯有如此才能尽可能避免统治者因个人私欲而导致手中的权力无限膨胀吧。

评分

太散。没有清晰的逻辑。不建议读。我个人给的评价不高。读着读着会不爽。不给出每个论断的清晰前提和逻辑,不爷们。

评分

其实皇帝想的和思考出来的和我曾经思考出来的基本没区别,但我怎么做了皇帝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book.quotespace.org All Rights Reserved. 小美书屋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