奧維•洛夫格倫(Orvar Löfgren),瑞典隆德大學(Lund University)歐洲民族學教授,主要關注文化分析這一新研究方法的運用與發展。其研究課題包括中産階級生活的興起、文化與經濟,以及當下人們日常生活中常常碰到的“超負荷工作”與“勞纍過度”問題等。著有On Holiday:A History of Vacationing(1999),Culture, Magic and Economy(2005),Off the Edge: Experiments in Cultural Analysis(2006)等。
喬納森•弗雷剋曼(Jonas Frykman),瑞典隆德大學歐洲民族學教授,主要研究身體、記憶和近現代歐洲的日常生活。其專題研究十分廣泛,包括維多利亞時代的中産階級生活、日常習慣、歐洲文化的地方化,以及福利國傢與地方文化、日常生活的互動等。著有Force of Habit(1996), Being There. New Perspectives on Phenomenology and the Analysis of Culture(2003)等。
丨这篇书评可能有关键情节透露 @喜马讲书 2018-08-17 时间观念 农民是按照“自然日历”生活的,他们对时间的概念是和自然节奏,劳动节奏相关的。但中产阶级崇尚理性,效率和自律,他们会把时间严格被分割成等份的小块。中产阶级认为,这种标准的、细化的时间安排,才会让时间...
評分两位作者分别从时间、自然、家庭、洁净、身体等多个方面分析了早期瑞典中产阶级文化的形成与其对社会的影响。主要分析方法是借助民族志、回忆录等进行的文本分析,而分析视角大抵是建构主义的,其中家庭和洁净两章较有代表性。 工业革命之后,中产阶级把生活分成了工作和休闲两...
評分这本书开始,我才有点儿开始明白人类学的意思。 人,其实并没有历史和国别的差异。人类学好似一个轴,将时间和地域打乱,又通过人的行为和表现串成一串。一百年前的瑞典各个阶层对时间,对清洁,对性,对教育的不同态度,在当下的中国各地,都能找到一一对应,是不是很神奇。...
評分 評分两位作者分别从时间、自然、家庭、洁净、身体等多个方面分析了早期瑞典中产阶级文化的形成与其对社会的影响。主要分析方法是借助民族志、回忆录等进行的文本分析,而分析视角大抵是建构主义的,其中家庭和洁净两章较有代表性。 工业革命之后,中产阶级把生活分成了工作和休闲两...
挺好玩的啊
评分挺好玩的啊
评分對於這樣的好書,我是不會輕易告訴彆人的。本書旨在解構瑞典中産階級以及它在西方世界的同夥在19世紀建構起來甚至滲透到20世紀的種種神話。它使我們重新認識之前以為永恒或是客觀的事物:時間、性,衛生,甚至大自然本身,這些事實上都是主觀地營造齣來的,服務於特定階層的需要和利益,乃至於不惜犧牲其他的群體(尤其是性彆方麵)。中産階級通過日常儀式和規範,建構起自身文化霸權的方式,也是所謂社會事實的建構方式,不僅有文字,還有儀式、禁忌、姿勢、遠遊等潛移默化的隱性途徑,強化中産階級價值觀。它通過繁縟的日常儀式和象徵展演,創造齣普遍的、高人一等的幻象。尤其是第三章“構建傢庭的人”中關於中産階級和農民階級育兒方式的差異,我願意將其命名為“兒童教育的新教倫理”,希望抽空能撰寫成正式的論文吖~
评分對於這樣的好書,我是不會輕易告訴彆人的。本書旨在解構瑞典中産階級以及它在西方世界的同夥在19世紀建構起來甚至滲透到20世紀的種種神話。它使我們重新認識之前以為永恒或是客觀的事物:時間、性,衛生,甚至大自然本身,這些事實上都是主觀地營造齣來的,服務於特定階層的需要和利益,乃至於不惜犧牲其他的群體(尤其是性彆方麵)。中産階級通過日常儀式和規範,建構起自身文化霸權的方式,也是所謂社會事實的建構方式,不僅有文字,還有儀式、禁忌、姿勢、遠遊等潛移默化的隱性途徑,強化中産階級價值觀。它通過繁縟的日常儀式和象徵展演,創造齣普遍的、高人一等的幻象。尤其是第三章“構建傢庭的人”中關於中産階級和農民階級育兒方式的差異,我願意將其命名為“兒童教育的新教倫理”,希望抽空能撰寫成正式的論文吖~
评分歸納得很認真,就是少瞭些新鮮
本站所有內容均為互聯網搜索引擎提供的公開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儲任何數據與內容,任何內容與數據均與本站無關,如有需要請聯繫相關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於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quotespace.org All Rights Reserved. 小美書屋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