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ulture Builders

Culture Builders pdf epub mobi txt 电子书 下载 2025

奥维•洛夫格伦(Orvar Löfgren),瑞典隆德大学(Lund University)欧洲民族学教授,主要关注文化分析这一新研究方法的运用与发展。其研究课题包括中产阶级生活的兴起、文化与经济,以及当下人们日常生活中常常碰到的“超负荷工作”与“劳累过度”问题等。著有On Holiday:A History of Vacationing(1999),Culture, Magic and Economy(2005),Off the Edge: Experiments in Cultural Analysis(2006)等。

乔纳森•弗雷克曼(Jonas Frykman),瑞典隆德大学欧洲民族学教授,主要研究身体、记忆和近现代欧洲的日常生活。其专题研究十分广泛,包括维多利亚时代的中产阶级生活、日常习惯、欧洲文化的地方化,以及福利国家与地方文化、日常生活的互动等。著有Force of Habit(1996), Being There. New Perspectives on Phenomenology and the Analysis of Culture(2003)等。

出版者:Rutgers University Press
作者:Jonas Frykman
出品人:
页数:334
译者:Alan Crozier
出版时间:1987-4-1
价格:USD 29.95
装帧:Paperback
isbn号码:9780813512396
丛书系列:
图书标签:
  • 社会学 
  • 人类学 
  • 历史 
  • 中产阶级 
  • society 
  • 英文版 
  • 英文原版 
  • 经济学 
  •  
想要找书就要到 小美书屋
立刻按 ctrl+D收藏本页
你会得到大惊喜!!

具体描述

读后感

评分

本書敘述的範圍是19世紀末到20世紀初瑞典的生活、文化史。雖說副標題是中產階級的生活史,但其實本書提到許多農民、工人階級(尤其是農民)的生活和文化,做為生產階級的對照。 本書中心思想是認為現今世人對瑞典的印象,如愛好大自然、整潔、愛護動物等,其實一開始只是中產階...  

评分

这次选择的这本来自北欧的历史人类学跨界著作《美好生活——中产阶级的生活史》其实有点儿出于我的“私心”,作为翻译人之一,我曾经为自己的名字不能出现在封皮上而沮丧不满,以至于长期以来除了自己翻译的部分外并没有认真的通读过哪怕一遍,但是仅就这有限的小部分而...  

评分

关于作者 奥维·洛夫格伦,瑞典隆德大学欧洲民族学教授,主要关注文化分析这一新研究方法的运用与发展。他的研究课题包括中产阶级生活的兴起、文化与经济,以及当下人们日常生活中常常碰到的“超负荷工作”与“劳累过度”问题等。 乔纳森·弗雷格曼,瑞典隆德大学欧洲民族学教...  

评分

原载《南方人物周刊》 作者:何江穗 何为美好生活?洛夫格伦和弗雷克曼两位学者向我们描绘了瑞典人的美好生活:在主流文化的描述中,典型的瑞典人热爱自然与和平、严于自律、讲求秩序、严守时间,过着理性的生活。但两位学者却告诉我们,这事实上只是对瑞典中产阶级生活...  

评分

本書敘述的範圍是19世紀末到20世紀初瑞典的生活、文化史。雖說副標題是中產階級的生活史,但其實本書提到許多農民、工人階級(尤其是農民)的生活和文化,做為生產階級的對照。 本書中心思想是認為現今世人對瑞典的印象,如愛好大自然、整潔、愛護動物等,其實一開始只是中產階...  

用户评价

评分

挺好玩的啊

评分

对于这样的好书,我是不会轻易告诉别人的。本书旨在解构瑞典中产阶级以及它在西方世界的同伙在19世纪建构起来甚至渗透到20世纪的种种神话。它使我们重新认识之前以为永恒或是客观的事物:时间、性,卫生,甚至大自然本身,这些事实上都是主观地营造出来的,服务于特定阶层的需要和利益,乃至于不惜牺牲其他的群体(尤其是性别方面)。中产阶级通过日常仪式和规范,建构起自身文化霸权的方式,也是所谓社会事实的建构方式,不仅有文字,还有仪式、禁忌、姿势、远游等潜移默化的隐性途径,强化中产阶级价值观。它通过繁缛的日常仪式和象征展演,创造出普遍的、高人一等的幻象。尤其是第三章“构建家庭的人”中关于中产阶级和农民阶级育儿方式的差异,我愿意将其命名为“儿童教育的新教伦理”,希望抽空能撰写成正式的论文吖~

评分

一个穷人想要向上爬,要建立自己生活的尊严,而尊严尤其意味着他达到一个位置,在这个位置上他能以某种可控的、节制情绪的方式应对世界。工人阶级通过卫生观念接受中产阶级的价值观,并把它应用于自己的生活。他们知道只有靠有时间自律、生活秩序、有纪律和无可挑剔的干净,才能成为体面的文明人。

评分

归纳得很认真,就是少了些新鲜

评分

对于这样的好书,我是不会轻易告诉别人的。本书旨在解构瑞典中产阶级以及它在西方世界的同伙在19世纪建构起来甚至渗透到20世纪的种种神话。它使我们重新认识之前以为永恒或是客观的事物:时间、性,卫生,甚至大自然本身,这些事实上都是主观地营造出来的,服务于特定阶层的需要和利益,乃至于不惜牺牲其他的群体(尤其是性别方面)。中产阶级通过日常仪式和规范,建构起自身文化霸权的方式,也是所谓社会事实的建构方式,不仅有文字,还有仪式、禁忌、姿势、远游等潜移默化的隐性途径,强化中产阶级价值观。它通过繁缛的日常仪式和象征展演,创造出普遍的、高人一等的幻象。尤其是第三章“构建家庭的人”中关于中产阶级和农民阶级育儿方式的差异,我愿意将其命名为“儿童教育的新教伦理”,希望抽空能撰写成正式的论文吖~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book.quotespace.org All Rights Reserved. 小美书屋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