容斋随笔

容斋随笔 pdf epub mobi txt 电子书 下载 2025

出版者:湖北辞书
作者:洪迈
出品人:
页数:245
译者:段青峰
出版时间:2007-11
价格:19.00元
装帧:
isbn号码:9787540312251
丛书系列:
图书标签:
  • 随笔
  • 洪迈
  • 笔记
  • 国学
  • 古文
  • 生活
  • 古风流韵
  • 人生
  • 宋史
  • 笔记
  • 散文
  • 哲学
  • 文学
  • 历史
  • 随笔
  • 思想
  • 古籍
  • 文化
想要找书就要到 小美书屋
立刻按 ctrl+D收藏本页
你会得到大惊喜!!

具体描述

《容斋随笔》内容繁富,议论精当。有对宋代典章制度、官场见闻、社会风尚的记述,对宋以前王朝废兴、人物轶事、制度沿革的记述;还有去伪存真的考订,如情如理的分析。其中对一些历史经验的总结颇有见地,许多资料为官方史志所不载,是我国古代笔记小说中不可多得的珍品。该书一经问世,在朝野引起强烈反响。明人李翰说:洪?quot;聚天下之书而遍阅之,搜悉异闻,考核经史,捃拾典故,值言之最者必札之,遇事之奇者必摘之,虽诗词、文翰、历谶、卜医,钩纂不遗,从而评之。"《四库全书总目提要》评价《容斋随笔》:"南宋说部当以此为首"。《容斋随笔》中有关诗歌部分,后人曾辑为《容斋诗话》。

作者简介

目录信息

地险古行宫诗张良无后周亚夫田叔秦用他国人曹参赵括信近于义刚毅近仁里仁汉采众议汉母后田千秋郅恽灌夫任安李太白汉昭顺二帝三女后之贤贤父兄子弟张嘉贞张九龄作牛公碑温公客位榜李颀诗马融皇甫规晋文公南夷服诸葛李宓伐南诏晋之亡与秦隋异上官桀金日殚汉宣帝忌昌邑王平津侯韩信周瑜汉武赏功明白周召房杜李后主梁武帝魏郑公谏语洛中盱江八贤王导小名佐命元臣名世英宰诸葛公陶渊明东晋将相人物以义为名韩文公佚事尺棰取半汉文失材刘歆不孝汉法恶诞谩朋友之义杨彪陈群袁盎温峤唐书判临敌易将汉二帝治盗汉诽谤法何进高睿汉景帝忍杀燕昭汉光武之明恭显议萧望之曹操用人汉士择所从曹操杀杨修古人重国体谏说之难韩馥刘璋萧房知人裴潜陆俟拔亡为存孙吴四英将魏明帝容谏汉世谋于众汉祖三诈有心避祸士之处世光武仁君任安田仁世事不可料曹操唐庄宗王卫尉前代为监治盗法不同靖康时事并韶颜鲁公戒石铭李建州存亡大计晋燕用兵父子忠邪苏张说六国一定之计太史慈汉文帝受言朱云陈元达党锢牵连之贤田横吕布盗贼怨官吏汉举贤良大义感人萧何先见汉武留意郡守名将晚谬妇人英烈唐二帝好名醉尉亭长管晏之言汉宣帝不用儒介推寒食公孙五楼白公夜闻歌者河伯娶妇祢衡轻曹操老子之言片言解祸杯水救车薪杨涉父子云梦泽鬼谷子书城狐社鼠颜鲁公帖徙木债表得意失意诗白分黑分月双闰双狐假虎威
· · · · · · (收起)

读后感

评分

宋代最出名的笔记札记之一,比王应麟《困学纪闻》要好读多了(犹豫再三,不打算把《困》请回家了),以前在本地的旧书店买了一本,居然缺少几十页,晕,没办法只好今年1月又从孔夫子网上淘了一本。  

评分

《吕氏春秋》上说:“天生人而使他的耳朵可以听,不学习,他的见闻还不如耳聋者;使他的眼睛可以看见,不学习,他的见识不如眼盲者;使他的嘴可以说话,不学习,他的言论还不如哑巴;使他的心可以思考,不学习,他的智力还不如疯癫的人。因此学习,并非能使人增加什么,但可使...  

评分

一代伟人毛泽东生前所读的最后一部书是什么呢?根据中央文献研究室原主任逄先知回忆,毛主席最后阅读的一部书是《容斋随笔》,时间是1976年9月8日,也就是临终前的那一天的5时50分,在医生抢救的情况下共读了7分钟。 在深深敬佩他老人家痴迷读书的同时,也产生了一个小小的...  

评分

读罢此书,摘数则如下,细品静思。 李颀诗 欧阳公好称诵唐严维诗“柳塘春水慢,花坞夕阳迟”及杨衡“竹径通幽处,禅房花木深”之句,以为不可及。予绝喜李颀诗云:“远客坐长夜,雨声孤寺秋。请量东海水,看取浅深愁。”且作客涉远,适当穷秋,暮投孤村古寺中,夜不能寐,...  

评分

读容斋00-02 l 容斋随笔总序 宋宁宗嘉定壬申(5,1212)年,洪迈的侄孙洪伋最先刻《容斋随笔》全体。刻前写信,请何叔同异(1129-1209)作序,所谓“公其为我识之”。这里的“识”应该念zhi4,就是“誌”、“志”的意思,指标记。现在常见的“标识”一词就该说成“标zhi4”:“...  

用户评价

评分

学贯古今,善于辩思,考据求实,不愧经典,后人深思。

评分

遍论诸子百家之言,精采历代诗词文翰,更多坊间野史医卜。体量宽阔,不择雅俗,虽与《梦溪笔谈》《困学纪闻》并称于世,其考据之精确、议论之高简,却非沈、王可比。 虽言语平淡,不竞奢华,但风云起于微末,平地处可见惊雷;引古讽今,哀其不争,嬉笑之怒,甚于裂眦,长歌之哀,过于恸哭。

评分

遍论诸子百家之言,精采历代诗词文翰,更多坊间野史医卜。体量宽阔,不择雅俗,虽与《梦溪笔谈》《困学纪闻》并称于世,其考据之精确、议论之高简,却非沈、王可比。 虽言语平淡,不竞奢华,但风云起于微末,平地处可见惊雷;引古讽今,哀其不争,嬉笑之怒,甚于裂眦,长歌之哀,过于恸哭。

评分

学贯古今,善于辩思,考据求实,不愧经典,后人深思。

评分

遍论诸子百家之言,精采历代诗词文翰,更多坊间野史医卜。体量宽阔,不择雅俗,虽与《梦溪笔谈》《困学纪闻》并称于世,其考据之精确、议论之高简,却非沈、王可比。 虽言语平淡,不竞奢华,但风云起于微末,平地处可见惊雷;引古讽今,哀其不争,嬉笑之怒,甚于裂眦,长歌之哀,过于恸哭。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book.quotespace.org All Rights Reserved. 小美书屋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