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建筑来隐喻建筑,建筑是历史的反映,建筑师是幸福的,因为他可以看到许多美好的东西;建筑师是痛苦的,因为他也会看到许多丑的东西。 本书是为非建筑业内的青年朋友编辑一本科普性的读物,并向读者简单地介绍了梁思成的生平,选了一些梁思成为外国朋友写的古建介绍和一些随笔,并在他的笔记本中选了一些速写,还集录了一些他与学生的谈话,编辑成这本书,希望朋友们能喜欢。 ——林洙
梁思成(1901-1972)著名建筑家。 1924年在美国宾夕法尼亚大学学习建筑。1927年获建筑硕士学位。同年,在美国哈佛大学研究生院学习。1928年回国,任东北大学建筑系系主任和教授。1931年任中国营造学社法式部主任。1932年任北京大学教授,讲授中国建筑史。1933年兼任清华大学教授,讲授建筑学。1947年获普林斯顿大学荣誉文学博士学位。 梁思成先生系统地调查、整理、研究了中国古代建筑的历史和理论,是这一学科的开拓者和奠基者。主持并参加调查过2000多处古代建筑的实例,积累了大量的中国古代建筑的珍贵资料,对中国古代建筑、古代艺术发展、特征和成就进行过系统和深入的研究。积极参加首都北京的城市规划和北京十大建筑的设计工作。努力探索中国建筑的创作道路,还提出文物建筑保护的理论和方法,在建筑学方面贡献突出。1919年设计清华大学王国维先生纪念碑,1934年设计北京大学地质馆,1949年主持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徽的设计,1952年主持人民英雄纪念碑的设计等。 主要著作有《清式营造则例》、《中国建筑史》、《营造法式注释》、《中国雕塑史》等。
“建筑师的知识要广博,要有哲学家的头脑,社会学家的眼光,工程师的精确与实践,心理学家的敏感,文学家的洞察力,但最本质的他应该是一个有文化修养的综合艺术家。” 整本书非常有料,严谨。对中国古建筑有兴趣的人都应该看一看。书中即告知为什么要研究中国古建筑-中国建筑...
评分 评分建筑可以这样美轮美奂,只要愿意关注它,了解它,就可以在建筑中看到历史,人文,美学,每一种建筑,都有它独具匠心和充满历史印记的设计风格,懂得欣赏便乐在其中。
评分梁思成之后大概鲜有超于他的爱建筑艺术之心,身体力行于并且技术与文字齐美的大家了。保护与建设的冲突,大概也是人自身一生的矛盾和冲突。显而易见,书中脱离梁擅长的领域-----与华美的建筑艺术本身和叙述它们的文字立显失色。
评分写生,旅途颠簸中读完了这本书。 梁林的才情和趣味着实让人着迷。梁思成的独特学术选择也是让人深思的地方,我依然不解他成为一位杰出的建筑史学家而不是杰出的建筑师是不是在于其家学渊源。 比起那些神庙和角斗场的恢弘和压抑,还是更容易记起国子监那一溜房...
有料!
评分思成~
评分散散的
评分大部分文章和图都在其他书里看过。附的小册子里的手绘图,欧洲部分感觉是学生习作。不得不说这个封面设计、纸张质感以及排版都很不喜欢。
评分如果我没看中国建筑史,或许会给五星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quotespace.org All Rights Reserved. 小美书屋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