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多年来,拉姆齐一家每个夏天都会到苏格兰某小岛上度假,并期望这些夏天永远不会结束。对孩子们来说,小岛就是人间天堂。拉姆齐教授的幼子詹姆斯想去灯塔,却由于天气不好而未能如愿。第一次世界大战爆发,拉姆齐一家历经沧桑。战后,拉姆齐先生携带一双儿女乘舟出海,终于到达灯塔。而坐在岸边画画的莉莉·布里斯科也正好在拉姆齐一家到达灯塔的时候,在瞬间的感悟中,向画布中央落下一笔,画出了多年萦绕心头的影像。
本书深刻地再现了记忆中逝去的幸福,通过简单的情节探讨人生的意义和自我的本质。弗吉尼亚·吴尔夫在这部最具自传性质的小说中,描绘了童年强烈的憧憬与欢乐,以及成人关系的复杂与变幻莫测。她以对瞬间的敏锐感知,创造了一部永恒的经典。
弗吉尼亚·吴尔夫(Virginia Woolf,1882—1941),英国女作家,被誉为二十世纪现代主义与女性主义文学的先锋。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她是伦敦文学界的核心人物,是布卢姆茨伯里派的成员之一。最知名的小说包括《达洛维太太》、《到灯塔去》、《雅各的房间》等。
吴尔夫革新了英语语言,在小说中尝试意识流的写作方法,试图描绘在人们心底里的潜意识。她在文学上的成就和创造性至今仍然产生很大的影响。
全书分为三大段。从故事层面来看,第一部分讲述了拉姆齐一家和他们的客人在度假岛上的一个下午的各种事和晚餐;第二部分时间飞速流转,故事前进了十年,在这十年中,拉姆齐夫人和她的一双子女都已死去,岛上的一切尤其是他们的房子遭到长期的废弃,末尾为了他们的再次到来而得...
评分作者企图在这部书中探讨人生的意义和自我的本质。是否有可能在不牺牲自我的个性特征这个前提之下来获得人与人之间的相互谅解和同情?自我是否有可能在一片混沌之中认识和把握真实,在一个混乱的时代里建立起某种秩序?自我是否有可能逃脱流逝不息的时间的魔掌,不顾死亡的威胁而...
评分弗吉尼亚•伍尔芙的《到灯塔去》很好读——简单的情节,没有任何悬念。但它竟何名留文学史?只是因为它的作者是意识流代表作家、女性主义书写者,最后杀死了自己的弗吉尼亚•伍尔芙? 读完这本书,意识到它的价值在于反复咀嚼——当你只顾阅读情节时,却忽视了代表精确性的...
评分《到灯塔去》伍尔夫 我正经书读得少,尤其很少看西方作家的文字,一来觉着看得辛苦,二来担心翻译词不达意。当然,主要还是自己学识学养不够,小学生听大学课,何必装模作样地为难自己呢?没想到这次还是忍不住又装了一次。 之前,在石康的博客里看到他说:“中国女人与年龄...
评分如同一位画家,在希望表现的地方浓墨重彩,在无足轻重的地方一笔带过,这就是伍尔夫的《到灯塔去》。在这本书中,一个下午的时间可以写150页之多,而十年光阴却用了不到25页,这不是什么奇迹,而是作者的艺术修养。在今天,这种手法已经随处可见。在电影里,人物从高空坠落,这...
弗吉尼亚·伍尔夫解决了一个问题:我以前讨厌这种写作方法,是因为我从来没读到过真正掌握它的小说家
评分天呐,写得真好
评分弗吉尼亚·伍尔夫解决了一个问题:我以前讨厌这种写作方法,是因为我从来没读到过真正掌握它的小说家
评分以意识流之名闲扯淡。
评分201403 看了三十页,然后一个字都读不下了。完全没办法接受这种无故事无情节的意识流小说,只能说伍尔夫的逼格太高了,我只能仰望无法理解!!其实一星都不想打啊,但是评级那么高就取个中间值吧。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quotespace.org All Rights Reserved. 小美书屋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