杜君立,不惑之年,关中西府人,下中农出身。中学文化,业余写作者。2003年尝试文学写作;2009年开始网络随笔写作。其作品以社会时评、思想解构、文化批判和历史随笔为主。历史专著《历史的细节》于2013年4月由上海三联书店出版。
人类是生而自由的,但奴役无所不在,那么征服与统治是如何起源的?在冷兵器时代,为什么总是野蛮征服文明?但农耕中国为什么却可以击溃游牧民族匈奴?“上帝的鞭子”又如何用马镫轻易地改写了欧洲史?民主又何以出现在欧洲?崖山之后,中国为什么会走向文明滑落?为什么中国发明了轮子,却盛行轿子?为什么中国发明了铸铁和采煤,工业革命却没有发生在中国?主导现代世界的为什么是欧洲而不是中国?……
在这部闪烁着思想光芒与历史细节的大作品中,“草根才子”杜君立集百家之长,见微知著,睹始知终,气势恢宏,以优美节制的文字和理性深邃的洞见,揭示了真实历史中一些普遍性的人类文明发展模式,以及其背后蕴含的纷杂吊诡的物质动因。在当下这个将历史功利化和庸俗化的戏说恶搞潮流中,本书以其广博理性而震撼人心的平民视角和人文情怀,尊重历史的严肃和思想的真实,试图解构传统的以权谋思想和国家主义为基础的狭隘的历史叙述模式。
本书是当下人们理解整个人类社会发展史和中国文明进化史的一个独树一帜的重要文本,它从“大历史”的角度重新审视现代世界、现代中国及其诸多人类不平等形成的历史原因。同时,本书也是一部有诚意有良知的关于人类文明谱系中不同民族发展命运的历史读本。基于人类生活休戚与共的统一性和完整性,作者依靠大量的历史文献和最新资讯,旁征博引,兼容并蓄,娓娓道来,既有宏大叙事之视野,又不失洞幽烛微之细腻。本书的最大特点是信息量大,启迪性强,更难能可贵的是知识性、文学性与思想性,均面面俱到;准确地说,这不是一本精英的高端的著作,而是一本草根阅读者奉献给草根阅读者的枕边读本,其可读性是不言而喻的。
本书的信息量之大,作者的阅读量之丰,令人惊叹。虽作者自谦“并无创见”,却以不乏创造性的梳理,让我们看见了独具一面的历史真相。 对于世界历史的初涉者,它将为你打开一扇兴趣之门,把枯燥的年代和事件变成一个饶有兴味的故事,或将是你拿起那些大部头的开始。 对于已具备...
评分首先感谢作者杜兄赠书,作者视野很广泛,信息密度大,横跨古今中外,尤其难能可贵的是,作者的视野新颖,能注意到学院派常常忽略的问题。杜兄作为民间学人,没有受过学院派的专业训练。但恰恰是这种非学院式的写作,让作者具有了独特的思考维度,能从他人未见的角度看出...
评分作者自己给自己的书评,造成了我在豆瓣的悲剧,我与作者无怨无仇,却把第一次给了本书——两颗星的差评。生来个性谨慎,一般是先看书评再看书,这次因为一句“可以说是中国人写的《枪炮、细菌、钢铁》“,怀揣着无比的兴奋之情等待书本的到来,结果却令我失望。 闲话少说,来说...
评分本书的信息量之大,作者的阅读量之丰,令人惊叹。虽作者自谦“并无创见”,却以不乏创造性的梳理,让我们看见了独具一面的历史真相。 对于世界历史的初涉者,它将为你打开一扇兴趣之门,把枯燥的年代和事件变成一个饶有兴味的故事,或将是你拿起那些大部头的开始。 对于已具备...
评分转眼间,《历史的细节》已经出来一个多月了。样书刚送到作者杜君立先生手里,杜先生跟我商量,可否写一篇编辑手记,一来可以兹纪念;另一方面,也可让更多人知道本书的来之不易,以及它未能在现书里显现的一些东西。我欣然领命——的确,一本书的产生,耗费了近两年的时间,必...
与张发财的书都很“二”,而且“二”得没有个性。
评分两大无法忍受的缺点:1)引用(掉书袋)之多到了严重影响阅读体验的地步;2,整部书的叙述严重缺乏逻辑性,东拉西扯。感谢电商的七天无条件退货政策,忍了六天,没有营养又难以下咽,退货了事了
评分偏颇 &.凌乱~ 颇多Ctrl VC完就不管了的叨叨元素
评分好书,从历史上关键技术的突破和使用的角度,来谈对生产、军事、经济以及社会组织、结构乃至文明进程的影响,跳出了资本主义的理解(包括与之相对的社会主义的理解)的思维框架,从技术文明的角度看狩猎、采摘、农业、游牧、畜牧、手工业、蒸汽机出现后的工业、机器帝国、后工业文明(信息文明)的变迁和影响,以及不同文明形态中人作为个体被不断消解和群像化的过程——从动力由人而由驯化生物再由机器替代、到智力由人而由机器替代后,后工业时代人如何“实现自我存在”的问题——创造性的劳动(同弗洛姆的观点)。作者涉猎广博,资料丰富,言辞典雅,尽管个别观点、逻辑有待探讨,但基于全文价值观,作为对历史从技术经济文明史角度的解读,给予高度认同。
评分虽然充满了掉书袋的种种引述 不过最为启蒙仍打开了一扇提供崭新视野的窗口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quotespace.org All Rights Reserved. 小美书屋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