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德烈·纪德(1869-1951),法国作家,出生于巴黎,一八九一年发表第一部小说,开始写作生涯。一九〇九年参与创办《新法兰西评论》。一九四七年获诺贝尔文学奖。代表作有小说《背德者》、《窄门》、《田园交响曲》、《梵蒂冈地窖》、《伪币制造者》,散文《地粮》、《刚果之行》等。
纪德是现代西方文学史、思想史上的重要人物。他广泛关注宗教、爱情、家庭、性、政治等各类问题,热烈歌吟解放与自由,以赤诚之心去担当人性中的最大可能。他是时代的见证人,更是时代的创造者,法国文坛的后起之秀如萨特、加缪等,都曾将纪德视为自己的精神导师。同时,纪德也称得上二十世纪最具争议、最令人费解的作家之一。他的“纵情”、他的“颠覆”,曾一度使他“声名狼藉”;但另一方面,他内心中同样真挚的是一种对于“神圣生活”的需要的肯定。他对同性恋的辩护、在道德伦理上的特别主张至今仍是人们关注和讨论的焦点。
译者桂裕芳(1930- ),湖北武汉人。北京大学法语系教授,著名翻译家。获法国教育部颁发的教育勋章。译著主要有:普鲁斯特《追忆似水年华》(第二卷)、雨果《九三年》、萨特《呕吐》、布托《变》、莫里亚克《爱的荒漠》等。
别提哪些高深莫测的字眼了 放在现在,就是俩一见钟情之后网恋失败的故事 故事很平淡,是老一套的那种平铺直叙然后最后十页拿出猛料摧毁读者小心灵的路子 基本上第一百页达到准高潮,最后一页升之巅峰 巅峰在哪里? 不是主人公的伤感痛苦什么的,也不是什么...
评分法国人究竟还是从骨子里反圆满的,他们的浪漫包括了浓烈之爱,亦将迂回试探前前后后的狼狈与暧昧收入囊中,在纪德笔下,则又载上一重贯穿生命的信仰之愁,与情感百战纠结,不死不休。 《窄门》里的阿莉莎,便是一个恪守神道而压抑住内心挚诚真情的典型,面对青梅竹马的表弟热罗...
评分《窄门》是一本伤感的书,从头至尾都是伤感,少孤早独的热罗姆和母亲与人私奔的表姐阿丽莎,自幼青梅竹马,随着年龄的增加,感情愈发深厚,但,最终却不能结合。 “你们要努力进窄门”《路德福音》里的一句话,表达着宗教信仰里的严肃性、认真性和艰辛性。但,这句话却使...
评分转自 http://hi.baidu.com/xiudi1985/blog/item/3660670ef8b244cd7bcbe1e8.html 安德烈·纪德,1949年诺贝尔文学奖得主,二十世纪法国著名作家,他的创作和精神在二十世纪西方思想和伦理的演变中产生过不容忽视的巨大影响。然而在他人眼中,他始终是个矛盾而多变的存在。 ...
评分卡夫卡有个很牛逼的法律门前的说法,上学的时候根本不懂,觉得很莫名,但是后来看周房正行那个关于地铁猥亵案的片子,一下子打通任督二脉懂到一塌糊涂 看完这本书已经过了好几个月,突然想到,窄门这一部,可以说纪德就是把卡夫卡的法律之门变成了一个人在“爱”的门前徘徊...
问题在于这部书究竟是一本为新教辩护还是反新教的书,Alissa的态度和行为对于现代人来说值得尊敬但难以理解。本质上还是一个如何去爱的故事,即如何协调神圣之爱与世俗之爱以及人之间爱和被爱关系的问题。Alissa和Jérôme恰同阿伯拉和爱洛依丝构成了一个奇妙的对偶。
评分3.5 纪德对于至纯、至真、至美的追求还是让人动容;只是在爱情没有打动我时,Alissa的献身变得飘飘荡荡,爱情与宗教冲突的主题也弱化了。
评分去年秋天读的了。有点不喜欢阿莉莎的那份「矫揉做作」,但那似乎也是门窄的缘由,纪德多次提及帕斯卡尔。也正像舍勒所言:“谁把握了一个人的爱的秩序(ordo amoris),谁就理解了这个人”。
评分3.5 纪德对于至纯、至真、至美的追求还是让人动容;只是在爱情没有打动我时,Alissa的献身变得飘飘荡荡,爱情与宗教冲突的主题也弱化了。
评分Je t'aime trop pour être habile.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quotespace.org All Rights Reserved. 小美书屋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