后形而上学现代性

后形而上学现代性 pdf epub mobi txt 电子书 下载 2025

出版者:上海译文出版社
作者:[德]阿尔布莱希特·韦尔默
出品人:
页数:378
译者:应奇
出版时间:2007年10月
价格:30.00元
装帧:
isbn号码:9787532743308
丛书系列:二十世纪西方哲学译丛(新版)
图书标签:
  • 哲学
  • 法兰克福学派
  • 后形而上学
  • 韦尔默
  • 政治哲学
  • 西方哲学
  • 西方现代哲学
  • 韦尔默著作集
  • 现代性
  • 哲学
  • 后形而上学
  • 思想史
  • 批判理论
  • 存在
  • 技术
  • 社会变迁
  • 理性
  • 意识
想要找书就要到 小美书屋
立刻按 ctrl+D收藏本页
你会得到大惊喜!!

具体描述

本书为新法兰克福学派的代表、阿尔布莱希特·韦尔默的论文集,共收录其重要论文13篇,其中既有对阿伦特这样的经典思想家的创造性解读,又有对后形而上学现代性的政治向度的集中阐发。韦尔默对法兰克福学派当代意义的总结,结合阿多纳思想对形而上学与后形而上学之争的阐释,以及与罗蒂在真理问题上的交锋,和伽达默尔及阿佩尔在解释学上的论辩,不但较全面地显示了其思想形成的资源和轨迹,并且把西方政治传统的自我理解提升到了一个新的高度。

作者简介

阿尔布莱希特·韦尔默(Albrecht Wellmer 1933-),德国哲学家哈贝马斯的学生,新法兰克福学派和新实用主义的重要代表人物。 20世纪70年代以来,在深刻反思旧法兰克福学派的根本缺陷,重新评价自由民主的政治传统,辩证调和现代主义与后现代主义的内在张力的基础上,韦尔默逐渐形成了其精致的伦理对话模式和独特的民主文化概念,极大丰富了人们对于实践理性的内涵和规范的理解。

目录信息

作者序
一 自然权利与实践理性:论同一问题在康德、黑格尔和马克思中的诘难式发展
二 理性、乌托邦与启蒙辩证法
三 主体间性与理性
四 汉娜·阿伦特论判断:未成文的理性学说
五 汉娜·阿伦特论革命
六 现代世界中的自由模式
七 民主文化的条件:评自由主义/社群主义之争
八 马克思主义人道主义的十二个提纲
九 人权与民主
十 法兰克福学派的当今意义:五个提纲
十一 处于没落时刻的形而上学
十二 真理、偶然性与现代性
十三 迈向解释学理性的批判
编译后记
· · · · · · (收起)

读后感

评分

评分

评分

评分

评分

用户评价

评分

你又不博学。

评分

读了才体会到为什么伽达默尔说他的哲学是柏拉图、亚里斯多德式的源发性的,而非学院派的哲学。韦尔默是典型的学院派,论证繁琐。我曾认为意识哲学与语言哲学最后的争议点在于:意识与语言是否是同步的。而这一点恰恰很难证明,意识哲学可以借口先验的框架来宣布自身是凌驾于语言之上的。但韦尔默在很大程度上打击了这一点,他在将上面那个问题转化为:孤独的主体是否能产生规则意识?语言是依赖于规则的,而孤独的主体既然能做主一切,规则意识本身似乎很难产生出来,以至于韦尔默认为孤独主体,先验主体可能产生的只有实指定义,但这是无法构成语言的。当然,我还要为意识哲学辩护的话,可以说:即便是孤独的主体,依然能产生规则意识——还有理性,理解之类的概念,这种可能性还是存在的。我也感到声称这种可能性是一件没底气的事,韦尔默直言这跟认为

评分

最喜欢论证“是”与“应当”的那一章/韦尔默的论述稍显繁复琐碎,论据却相当有力,一些思考和观点紧扣“现代性”/写论文的话还是德国人在行

评分

论证清晰有逻辑。

评分

读了才体会到为什么伽达默尔说他的哲学是柏拉图、亚里斯多德式的源发性的,而非学院派的哲学。韦尔默是典型的学院派,论证繁琐。我曾认为意识哲学与语言哲学最后的争议点在于:意识与语言是否是同步的。而这一点恰恰很难证明,意识哲学可以借口先验的框架来宣布自身是凌驾于语言之上的。但韦尔默在很大程度上打击了这一点,他在将上面那个问题转化为:孤独的主体是否能产生规则意识?语言是依赖于规则的,而孤独的主体既然能做主一切,规则意识本身似乎很难产生出来,以至于韦尔默认为孤独主体,先验主体可能产生的只有实指定义,但这是无法构成语言的。当然,我还要为意识哲学辩护的话,可以说:即便是孤独的主体,依然能产生规则意识——还有理性,理解之类的概念,这种可能性还是存在的。我也感到声称这种可能性是一件没底气的事,韦尔默直言这跟认为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book.quotespace.org All Rights Reserved. 小美书屋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