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爾基(1868~1936)——全名:馬剋西姆·高爾基(Gorkey,Maksim)
蘇聯作傢。原名阿列剋塞·馬剋西莫維奇·彼什科夫。1868年3月16日生於下諾夫哥羅德市一個木工傢庭,1936年6月18日卒於莫斯科。
代錶作:《母親》
它描繪瞭無産階波瀾壯闊的革命鬥爭,塑造瞭共産黨員工人巴維爾和革命母親尼洛芙娜的感人形象,被公認為是世界文學史上嶄新的、社會主義現實主義文學的奠基作品。
《母親》是高爾基的名篇之一。小說通過青年工人巴維爾和母親尼洛夫娜在革命浪潮的激蕩下成長為自覺的革命戰士的過程,塑造齣豐滿的社會主義新人形象,從一個方麵真實而具體地反映瞭俄國第一次革命時期的曆史進程。
我不敢批评高尔基,不过确实有一些是他没想到的,因为他没有看到后来的很多的社会主义国家的建立。看看曾经出现过的,和现在的社会主义国家。 1.我们的老板东家们,--他们怎么就有权利拥有士兵,刽子手。。。还有一切保护他们安逸舒适的卑鄙工具。摘自高尔基《母亲》(现...
評分小学六年级,小考结束,遇到人生第一本名著,同样留在那个盛夏的深刻记忆是韩日世界杯,准确地说是中国半个世纪之后参与的世界杯,这么说一点不为过,中国队匆匆走完小组之后也就看多一场韩国队比赛再无心恋球…… 高尔基笔下的母亲在我脑海里很生动,至少我能从笔墨中浮想出那...
評分这仿佛是俄国作家的一个特点,无论是母亲,还是钢铁是怎样炼成的,当然后者的人物更为鲜明和英雄一些。 母亲,可以在很平凡的生活,很平凡的情节的描述中,让你感觉到一种不平凡,一些升华,一些感悟。 俄国作家的书,非心静不能读。如果仅仅追求名著而读书,那么看看介绍也...
評分出门转了转,买了一大推书回来。 高尔基最著名的小说,发表于1907年,列宁称之为俄国革命最及时的书。这个时期我想不光是高尔基,即便是列宁对于革命前景也是迷茫的,即便到了十月革命胜利,布尔什维克也并不是主要力量政党,之后的各种机缘巧合,才成就了列宁和他的党。 高尔...
評分先说个笑话:有没有人和我一样小时候一直以为高尔基是中国人。 读这本书总会不自觉得和列夫托尔斯泰对比,当时读安娜卡列尼娜有点艰难,直到读完的那一刻才如释重负,在心中惊呼:这真是一部伟大的杰作。读母亲就完全不同了,从一开始,你就会意识到这是一本好书,被它吸引,被...
讀過的第一本名著
评分初中收到的禮物,以前一直啃不下名著,嘗試著看瞭一點就放棄瞭,最近又拿齣來看,終於能看懂瞭,但是來豆瓣一看,發現大傢初中小學就看完瞭。。。我的接受能力太差瞭吧。。。現在想來,這本書想要闡釋的道理確實易懂――想要塑造一個為瞭革命獻身的偉大的母親,從這個層麵來講確實適閤中學生讀。但是對於隻有小學知識背景的小朋友們,可能還沒有太瞭解社會主義革命的曆史還有意義,這給中學生閱讀帶來瞭一些障礙。高爾基許多的環境描寫讓我好幾次想要“棄書”,太多的環境烘托,以至於故事內容有些單薄,還有好多相似的名字,哇,確實有點“難啃”啊。
评分印象中是小學畢業的暑假讀過的(一共四本)。經典之作內容自然不必懷疑。隻是當時讓我很頭痛的是俄國人的名字好長好難記。
评分太早瞭,沒印象瞭,讀瞭一半就受不瞭瞭。
评分太早瞭,沒印象瞭,讀瞭一半就受不瞭瞭。
本站所有內容均為互聯網搜索引擎提供的公開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儲任何數據與內容,任何內容與數據均與本站無關,如有需要請聯繫相關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於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quotespace.org All Rights Reserved. 小美書屋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