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尔基(1868~1936)——全名:马克西姆·高尔基(Gorkey,Maksim)
苏联作家。原名阿列克塞·马克西莫维奇·彼什科夫。1868年3月16日生于下诺夫哥罗德市一个木工家庭,1936年6月18日卒于莫斯科。
代表作:《母亲》
它描绘了无产阶波澜壮阔的革命斗争,塑造了共产党员工人巴维尔和革命母亲尼洛芙娜的感人形象,被公认为是世界文学史上崭新的、社会主义现实主义文学的奠基作品。
《母亲》是高尔基的名篇之一。小说通过青年工人巴维尔和母亲尼洛夫娜在革命浪潮的激荡下成长为自觉的革命战士的过程,塑造出丰满的社会主义新人形象,从一个方面真实而具体地反映了俄国第一次革命时期的历史进程。
出门转了转,买了一大推书回来。 高尔基最著名的小说,发表于1907年,列宁称之为俄国革命最及时的书。这个时期我想不光是高尔基,即便是列宁对于革命前景也是迷茫的,即便到了十月革命胜利,布尔什维克也并不是主要力量政党,之后的各种机缘巧合,才成就了列宁和他的党。 高尔...
评分《母亲》是高尔基的自传三部曲之外的又一长篇名著。网上书店在卖的时候,常常把这本书和《童年》三部曲合在一起出售,视为一体。 但是,《母亲》这本书和《童年在人间我的大学》还是有很大不同的。 《母亲》这本书和自传体三部曲相比,创作的时间比较早,是高尔基第一阶段的作...
评分酗酒的丈夫,贫苦的人生,无休的家暴。她苦苦养育自己的儿子。最后她的丈夫酗酒生病而亡。 当她的儿子第一次喝酒的时候,她温和地说:如果连你也成了酒鬼,以后怎么养活我?你要喝的都让你爸喝了。我这辈子被他害得好苦,难道你不心疼妈妈吗? 她此生的凄苦,温柔,和善。 许是换...
评分高尔基的著名作品之一,以革命者巴威尔的母亲为主人公,表现其从一个普通的妇女成长为革命者的事迹。 巴威尔的母亲是一个工人的妻子,工人的母亲,一生如其他人一样,吃尽了人世间的苦,丈夫酗酒打人,这似乎就是女人的命运。当丈夫死后儿子好象又开始父亲的生活。循环往复永无...
评分初读高尔基《母亲》,我是并不十分欣赏这种如此“露骨”“直白”的创作方式的,比如说作者想说明母亲觉悟高的时候,一定会通过某一事件特意强调;作者想渲染某种情感的时候,一定会不遗余力的去温情;或者仅仅是人物之间的对话,我能瞥见革命者的激情澎拜,却看不进去所有一切...
活在当下的每一天每一秒都在问自己,将来究竟该做些什么,还是庸碌无为,安静的走完这一生。原本浑浑好好,胆小畏缩之人,当有了信仰了解自己的使命爱好,徒然变得万丈光芒,无所畏惧
评分这也是我少年读物
评分这也是我少年读物
评分虽然这不是我理想中的母亲,但仍然有动人的地方。
评分太神奇了,我小学四年级前读完这本书,可直到今天看绿毛水怪才想起来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quotespace.org All Rights Reserved. 小美书屋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