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书研究游戏在人类进化和文化发展中的重要作用。强调指出:游戏是文化本质的、固有的、不可或缺的、决非偶然的成分。
约翰·赫伊津哈(Johan Huizinga),1872年12月7日生于荷兰的格罗宁根(Groningen)。他是一位文化史学家,也是一位天才的语言学家。当他还在古典语言学校读书时,便掌握了阿拉伯语。1891年他入格罗宁根大学,改学文学和梵文,并以一篇论述古印度对剧的论文毕业。1905年他在格罗宁根大学获历史教授的职称,1915年,又在莱顿大学获同样职称。在《我的历史之路》这篇文章里,赫伊津哈概述了他的思想发展过程、他对纹章学和古钱学的青春般的热情、他的东方研究的失望、以及那本使他闻名于世的《中世纪的衰落》一书的概念,等等。极权主义思想的出现激发了他在《明天即将来临》一书中挺身捍卫西方文学和艺术,而是《游戏的人》中他又坚持了对先验价值的信念。1942年,赫伊津哈作为人质被德国占领军扣押,随后被禁闭在一个小村庄里。1945年,2月1日,在荷兰解放前夕,他以不屈不挠的精神就义。
#老蕉书单# 2019年2月第1本-20190201 【书名】《游戏的人》 【作者】约翰·赫伊津哈 【关键词】游戏与文明 【书评】 1、本书是荷兰学者约翰·赫伊津哈在1938年写的一本著作,是西方休闲学研究的重要参考书目。它讨论了在文化和社会中游戏所起的重要作用,可以说是很多研究游戏...
评分这本书很有意思,立论也是有些反常识的、惊人的。赫伊津哈认为“文明来自社会的母体,它在游戏中诞生,并且以游戏的面目出现。”但显然他对“游戏”的认识和我们通常理解的“电子游戏”是截然不同的(和儿时的室外游戏则会有一些关联),某种意义上,也许甚至都不包含重合的部...
评分 评分标题中的游戏并不是我们通常意义下的游戏,而是广义的泛指人的精神活动甚至非生产性活动(比如说战争)。也正是这种游戏性才使得人与动物有着重要的区别。 人在完全生产性活动后(动物在完全进食后也是一样),如何度过大量的时间呢?特别是有了贫富分化后的非生产者,于是游戏...
评分我的社会学概论老师是一位帅破苍穹的老师。 我跟我男朋友说了不下十遍老师好帅,老师好帅,老师好帅。 男友一直认真地听着,静候我花痴完毕。 然后我就纳闷,我为什么觉得老师帅呢?他明明鼻子眼睛嘴巴都没有特别帅。 男友一语道破天机:有才就是帅哈? 我恍然大悟,觉得男朋友...
存在的唯一意义
评分开篇晦涩。。渐入佳境!
评分如果不了解欧洲的语言和历史,读这本书有一定的难度。
评分在千变万化的人和一清二楚的规矩之间,游戏的空间出现了,破坏与重建、修补与剪裁、讨价与还价、言欢或敌对、抗争或妥协、竞争或团结……在看似死气沉沉的条条框框里,文化总是活跃不羁的,因为,人是活的..
评分历史学家的角度,跟预期很不一样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quotespace.org All Rights Reserved. 小美书屋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