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書著重各民族、各文化的特點和尊嚴的態度,究本溯源,根據史料,重新提出一種看法,以解釋西元前十一世紀至六世紀的六百年間,中原及山東半島一帶,社會性質的特點及其轉變,並闡明中國「封建」的本義,以呈現中國古代政治、經濟結構之萌芽和演進的狀況。
评分
评分
评分
评分
作为一个苛刻的人,我不得不说,杜先生学问好,所以能在开篇对“考据派”和“唯物史派”各打三十大板逐一批判。但从根底上说,他的学问好并不能帮助他摆清楚学术和政治之间的关系。不去说他身居公职时说的各种“怪话”,就这部成名作里,很明显就已经埋下他日后的问题了。
评分极赞!如果多点人类学色彩就更为精彩
评分扯
评分又是一个纯良士人参与政治失败的典范。
评分很喜歡讀杜先生的書,他對先秦兩漢以至於整個中國古代社會結構有一個關通的理解,為學的規模宏闊如此,實屬不易~而在之後《編戶齊名》所體現的扎實的考證功夫,更見其執兩用中之功。此書觀點有些陳舊,李峰先生《西周政體》一書已經做了理論上的回顧。且據自序乃一氣呵成之作,不可深責。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quotespace.org All Rights Reserved. 小美书屋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