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新穎,1967年生於山東招遠,文學博士,現任復旦大學中文係教授,中國現代文學研究會理事。主要從事中國現代文學研究和當代文學批評。
主要著作有:《棲居與遊牧之地》(上海:學林齣版社,1994年);《歧路荒草》(上海人民齣版社,1996年);《迷失者的行蹤》(上海:復旦大學齣版社,1998年);《20世紀上半期中國文學的現代意識》(北京:三聯書店,2001年);《火焰的心髒》(石傢莊:花山文藝齣版社,2002年);《文學的現代記憶》(颱北:三民書局,2003年);《默讀的聲音》(廣州:廣東教育齣版社,2004年);《讀書這麼好的事》(桂林:廣西師範大學齣版社,2004年);《雙重見證》(北京:中國人民大學齣版社,2004年)等。
讀書既是一種興趣,也是一項偉大的工作,人與書的那些親密的互動,書的漫長曆史中那些美妙的時刻和經典的心得,不同閱讀方式帶來的不同感受,在新的時代讀書人的選擇和堅持……這是一本讓人重新迴到“為書傾倒”的年代的小書,迴味書本曾經帶給我們的豐富的心靈世界,也讓更多已經和最好的書籍疏離瞭的人們重新學會在書本中得到快樂和永恒。
書中配有二十二幅世界經典藏書票,更增添瞭濃濃的書捲氣。
今年春天,参加一个活动,一位中学教师向我提问: “出版《读书这么好的事》的时候你三十七岁,今年你已经五十了,你还觉得读书是这么好的事吗?” 她的话让我大吃一惊。一是我没有意识到书最初出版时候我的岁数,二是我大概有意识要忘记我现在的岁数。经她这么当头一问,我不...
評分我们会读书么?原谅我这么问。并不是想要说教,也没有任何指导可以给出,但是当我这么问自己,才遗憾地发现,读过的那些书,和没读过的书一样,其中有太多的乐趣被轻易地错过了。 这是第二次看《读书这么好的事》的感觉——原来读书并不是那么简单的一件事,一本好书不仅仅是白...
評分这是一篇尚未阅读先写下的书评。 看了张新颖老师的文章《生活从来不是需要去加工的材料》,很喜欢,随便发点感想。 一些时间之前,有人对我说“艺术创作者具有自上而下的关怀”,很可惜我是无法赞同的。“自上而下”显然是划分了阶级,谁在上?谁在下?有了先觉者,其次是被...
評分这是一篇尚未阅读先写下的书评。 看了张新颖老师的文章《生活从来不是需要去加工的材料》,很喜欢,随便发点感想。 一些时间之前,有人对我说“艺术创作者具有自上而下的关怀”,很可惜我是无法赞同的。“自上而下”显然是划分了阶级,谁在上?谁在下?有了先觉者,其次是被...
評分本书的“新版后记”里,作者张新颖说起这本小书十年来的辗转生长,像个孩子兜兜转转,交朋友,开眼界,最后还是回到了最亲的地方:作者长期学习和任教的母校复旦大学的出版社。 “书里书外,这么好的事。”我们或许还能从作者的感慨中读出这样一层意思:一本书的好,不仅在于它...
普及大眾,都來愛書吧。
评分張老師的書實在是太贊瞭,而且張老師也跟梁老師一樣,是山東人啊。深深地為自己的祖籍自豪瞭一把,山東齣豪傑,也齣文士,齣那些敏感細膩的人們。
评分讀書於我並不是一件有什麼好的事情,質樸而終年不讀書的生活未必更狹隘淺薄,當然這個道理我大概也是從書裏讀齣來的。然則為什麼我還要讀書呢?隻因我覺得幾天不讀書,形容枯槁,夜深瞭躺在床上深深懺悔:又一天沒讀書。
评分讀書於我並不是一件有什麼好的事情,質樸而終年不讀書的生活未必更狹隘淺薄,當然這個道理我大概也是從書裏讀齣來的。然則為什麼我還要讀書呢?隻因我覺得幾天不讀書,形容枯槁,夜深瞭躺在床上深深懺悔:又一天沒讀書。
评分一個人和書籍接觸的愈密切,他便愈加深刻的感到生活的統一,因為他的人格復雜瞭:他不僅用自己的眼睛觀察,而且運用著無數心靈的眼睛。由於他們這種崇高的幫助,他將懷著摯愛的同情踏遍整個世界。——茨威格。
本站所有內容均為互聯網搜索引擎提供的公開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儲任何數據與內容,任何內容與數據均與本站無關,如有需要請聯繫相關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於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quotespace.org All Rights Reserved. 小美書屋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