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书既是一种兴趣,也是一项伟大的工作,人与书的那些亲密的互动,书的漫长历史中那些美妙的时刻和经典的心得,不同阅读方式带来的不同感受,在新的时代读书人的选择和坚持……这是一本让人重新回到“为书倾倒”的年代的小书,回味书本曾经带给我们的丰富的心灵世界,也让更多已经和最好的书籍疏离了的人们重新学会在书本中得到快乐和永恒。
书中配有二十二幅世界经典藏书票,更增添了浓浓的书卷气。
张新颖,1967年生于山东招远,文学博士,现任复旦大学中文系教授,中国现代文学研究会理事。主要从事中国现代文学研究和当代文学批评。
主要著作有:《栖居与游牧之地》(上海:学林出版社,1994年);《歧路荒草》(上海人民出版社,1996年);《迷失者的行踪》(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1998年);《20世纪上半期中国文学的现代意识》(北京:三联书店,2001年);《火焰的心脏》(石家庄:花山文艺出版社,2002年);《文学的现代记忆》(台北:三民书局,2003年);《默读的声音》(广州:广东教育出版社,2004年);《读书这么好的事》(桂林: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4年);《双重见证》(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4年)等。
除了阅读经典和哲学,我还对谈论书的书有兴趣。估计很多爱书人都喜欢“谈书”的书。朱光潜说过,有一种书不值得看,那就是谈书的书。因为这些书只谈到好书的皮毛,使读者满足于略窥一二后不再探索。朱老这样说是有道理的。这些书,看倒没所谓,但是看完后,还应该产生阅读名著...
评分今年春天,参加一个活动,一位中学教师向我提问: “出版《读书这么好的事》的时候你三十七岁,今年你已经五十了,你还觉得读书是这么好的事吗?” 她的话让我大吃一惊。一是我没有意识到书最初出版时候我的岁数,二是我大概有意识要忘记我现在的岁数。经她这么当头一问,我不...
评分这篇文章属于狗屁,建议不要阅读。 我这人读书极少,学校发的课本到最后捆绑卖掉时几乎都是新的,长篇小说完整看过的数来数去也到不了30部。我唯一着迷的是趣味性强的科普类读物。固然我不能这样就引以为傲,但是我也决不因此自卑。至少躲过了瞎看书那强大的毒副作用。 豆瓣...
评分 评分关于张新颖老师,复旦中文系流传着以下的段子。有一次上着课,他竟神思远游般发起呆来,站在讲台上,半晌没言语,台下学生正面面相觑,只听张师忽地一声:“我悟了”,回转神来继续上课。(如是我闻,如有不同版本请修正)我只亲眼见过他上课前盯着窗外看了很久,上课铃响过好...
有时候也怀疑这种书的实际效果是否与写作目的背离,因为正如能体会到对幸福的描述的人是已经体会过幸福的人,能赞同作者对读书的意义与读书法的论述的人也是已经体会到读书的好的人。这样就变成了两个本已互相同意的人遥远的颔首致意,本不读书的人依然立在体验的鸿沟之外呆望而已。
评分我们总会听到有人抱怨社会和现实不利于读书,这些抱怨也许是对的,但是如果因此而放弃自己的读书追求,把这当做自己不好好读书的理由,一定是错的。
评分没有一点技术含量的东西,白开水和股沟编,小学生作文;还有炫技之嫌,比谁读的多??
评分张老师的书实在是太赞了,而且张老师也跟梁老师一样,是山东人啊。深深地为自己的祖籍自豪了一把,山东出豪杰,也出文士,出那些敏感细腻的人们。
评分很简要的书,其实是普及本,但看很多观点和引文也觉亲切。讲述也很舒服,要之不外一句话,题目里已经点了:读书这么好的事。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quotespace.org All Rights Reserved. 小美书屋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