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eeds of Destruction

Seeds of Destruction pdf epub mobi txt 电子书 下载 2025

出版者:Stanford University Press
作者:Lloyd Eastman
出品人:
页数:328
译者:
出版时间:2002-8-26
价格:USD 25.95
装帧:Paperback
isbn号码:9780804741866
丛书系列:
图书标签:
  • 易劳逸
  • 海外中国学
  • 历史
  • Eastman
  • 近代史
  • 民国史
  • 抗战史
  • 中国近代史
  • 历史
  • 政治
  • 冷战
  • 美国外交
  • 国家安全
  • 战略
  • 外交政策
  • 苏联
  • 军事
  • 国际关系
想要找书就要到 小美书屋
立刻按 ctrl+D收藏本页
你会得到大惊喜!!

具体描述

作者简介

易劳逸(Lioyd E.Eastman),美国伊利诺大学历史系教授,享誉国际的中国现代问题专家,尤其对国民党统治中国的历史有独到的研究。其代表作有:《毁灭的种子:战争与革命中的国民党中国(1937—1949)》、《流产的革命:1927—1939年国民党统治下的中国》、《国民党中国的法西斯主义:蓝衣社》等。

目录信息

读后感

评分

此书从政治,党务,军事,民生,经济各个方面剖析了国民党在40年代失败的原因。某些聪明人或所谓“有良心的历史学家”也许会可惜,因为此书虽然是美国人写的,但是其得出的结论和我们从小从教科书上学到东西并无二致,国民党腐败入骨,丧失民心等等。 问一个更深入的问题,为...  

评分

看完这本书,真有种相见甚晚的感觉。作者立足中国史料,将蒋氏政权揭露的淋漓尽致。蒋的失败,有着非常复杂的内在和外在原因,但内在无疑是最关键的问题。作为一个军事独裁政权的领袖,蒋介石看似拥有一切,却又如此的可怜,他不断的申斥下属,试图革新,却又屡屡被自己建构的...  

评分

——在我们竭尽全力自觉地根据一些崇高的理想缔造我们的未来时,我们却在实际上不知不觉地创造出与我们一直为之奋斗的东西截然相反的结果,人们还想象得出比这更大的悲剧吗(哈耶克)? 总是使一个国家变成人间地狱的东西,恰恰是人们试图将其变成天堂(荷尔德林)。 —...  

评分

看完这本书,真有种相见甚晚的感觉。作者立足中国史料,将蒋氏政权揭露的淋漓尽致。蒋的失败,有着非常复杂的内在和外在原因,但内在无疑是最关键的问题。作为一个军事独裁政权的领袖,蒋介石看似拥有一切,却又如此的可怜,他不断的申斥下属,试图革新,却又屡屡被自己建构的...  

评分

看完这本书,真有种相见甚晚的感觉。作者立足中国史料,将蒋氏政权揭露的淋漓尽致。蒋的失败,有着非常复杂的内在和外在原因,但内在无疑是最关键的问题。作为一个军事独裁政权的领袖,蒋介石看似拥有一切,却又如此的可怜,他不断的申斥下属,试图革新,却又屡屡被自己建构的...  

用户评价

评分

虽然今天读来没有什么新鲜的史实,但这正证明了Eastman此书巨大的开创性和深远的影响力。在成书的那个年代,他运用有限的资料得出的结论和猜想,与今天在丰厚资料基础上所得出的相差无几。关键是,他所提出的问题,基本奠定了后来所有抗战史、国民党史研究的基本格局:地方与中央的关系;农民问题;国民党派系斗争等等。每章最后一部分对这些问题的评价也都是褒贬得当,切中要害。惟一的缺陷是作者对共产党在相关问题上的讨论不足,特别是农民问题的那两章,如果能作对比分析就会非常清楚了。不过可能是由于当时资料的可得性所限,也有可能是题目本身限定了作者的focus在国民党这一方。

评分

现在看来使用的材料太有限了

评分

这是毁灭的种子

评分

虽然今天读来没有什么新鲜的史实,但这正证明了Eastman此书巨大的开创性和深远的影响力。在成书的那个年代,他运用有限的资料得出的结论和猜想,与今天在丰厚资料基础上所得出的相差无几。关键是,他所提出的问题,基本奠定了后来所有抗战史、国民党史研究的基本格局:地方与中央的关系;农民问题;国民党派系斗争等等。每章最后一部分对这些问题的评价也都是褒贬得当,切中要害。惟一的缺陷是作者对共产党在相关问题上的讨论不足,特别是农民问题的那两章,如果能作对比分析就会非常清楚了。不过可能是由于当时资料的可得性所限,也有可能是题目本身限定了作者的focus在国民党这一方。

评分

虽然今天读来没有什么新鲜的史实,但这正证明了Eastman此书巨大的开创性和深远的影响力。在成书的那个年代,他运用有限的资料得出的结论和猜想,与今天在丰厚资料基础上所得出的相差无几。关键是,他所提出的问题,基本奠定了后来所有抗战史、国民党史研究的基本格局:地方与中央的关系;农民问题;国民党派系斗争等等。每章最后一部分对这些问题的评价也都是褒贬得当,切中要害。惟一的缺陷是作者对共产党在相关问题上的讨论不足,特别是农民问题的那两章,如果能作对比分析就会非常清楚了。不过可能是由于当时资料的可得性所限,也有可能是题目本身限定了作者的focus在国民党这一方。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book.quotespace.org All Rights Reserved. 小美书屋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