錢穆(1895—1990),中國現代歷史學傢、。江蘇省無錫人。字賓四。筆名公沙、梁隱、與忘、孤雲。錢穆九歲入私塾,熟習中國的傳統文獻典籍。十三歲入常州府中學堂學習,1912年因傢貧輟學,後自學。1913-1919年任小學教員。1923年後,曾在廈門、無錫、蘇州等地任中學教員。1930年以後,歷任燕京、北京、清華、四川、齊魯、西南聯大等大學教授,也曾任無錫江南大學文學院院長。1949年遷居香港,創辦瞭新亞書院,任院長,從事教學和研究工作至1964年退休為止,期間曾獲得香港大學、美國耶魯大學名譽博士稱號。1966年,錢穆移居臺灣臺北市,在“中國文化書院(今中國文化大學)”任職,為中央研究院院士,臺灣故宮博物院特聘研究員。1990年8月在臺北逝世。錢穆著述頗豐,專著多達80種以上。其代錶作有《先秦諸子係年》、《中國近三百年學術史》、《國史大綱》、《中國文化史導論》、《文化學大義》、《中國歷代政治得失》、《中國歷史精神》、《中國思想史》、《宋明理學概述》、《中國學術通義》和《從中國歷史來看中國民族性及中國文化》等。此外還有結集齣版論文集多種,如《中國學術思想史論叢》、《中國文化叢談》等。
天下大势,分久必合,合久必合,一部历史实在只是轮回中循环。在某一个方面看来,学术史也有类似的趋势。钱穆先生在本书中有如下议论: 。。。“漢儒今古文之爭,……實中國學術潮流一縮影也。何以言之? 當春秋之季,孔子慨於「是可忍孰不可忍」,而夢見周公,自負後...
評分不是文字艰涩,而是古文底子弱。羡慕钱先生当年的学生,能听到、读到这么好的讲义。如果钱先生能给我们在现在再开这么一门课就好了。阅读速度很慢,还要一边抱着《古代汉语字典》。
評分“本書特應學校教科講義之需,不得已姑采梁氏《清代學術概論》大意,分期敍述。於每一時代學術思想主要潮流所在,略加闡發。其用意在使學者得識二千年來本國學術思想界流轉變遷之大勢,以培養其適應開啟新的機運之能力。時賢或主以經、史、子、集編論國學,如章氏《國學概...
評分按照作者的说法,这是本上个世纪二十年代中学教学用的讲义。 这一方面是说,它在教学和讲述上的有一定的针对性,这便于读者使用较少的时间对国学发展历程有个概要的认识。 但是也正因为是讲义,更多精彩的内容只可能存在于钱穆先生的现场讲解中,所以,从这个意义上说...
評分6月25日,读钱穆《国学概论》。 钱先生开篇即言:“国学,乃一时代之名词”,此真灼见。 我读此书,尤为关注的问题有两个,一曰由汉代今古文之争延续而来的经史问题;一曰由宋明理学与清代考据之间的爱恨情仇带来的知识与道德问题。二者其实即一个问题:以往由经学担负的价值...
經典中的經典,錢老先生~
评分讀瞭個開頭該歸還瞭,馬剋下
评分經典中的經典,錢老先生~
评分經典中的經典,錢老先生~
评分經典中的經典,錢老先生~
本站所有內容均為互聯網搜索引擎提供的公開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儲任何數據與內容,任何內容與數據均與本站無關,如有需要請聯繫相關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於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quotespace.org All Rights Reserved. 小美書屋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