理学与道家道教

理学与道家道教 pdf epub mobi txt 电子书 下载 2025

出版者:长春出版社
作者:傅凤英
出品人:
页数:235
译者:
出版时间:2011-1
价格:32.00元
装帧:平装
isbn号码:9787544515696
丛书系列:理学学术丛书
图书标签:
  • 齐·理学学术丛书
  • 道学
  • 理学
  • 道家
  • 道教
  • 中国哲学
  • 传统文化
  • 思想史
  • 宋明理学
  • 宗教研究
  • 文化研究
  • 玄学
想要找书就要到 小美书屋
立刻按 ctrl+D收藏本页
你会得到大惊喜!!

具体描述

《理学与道家道教》主要从思想理论方面,对儒家和道家、道教的学术关系在一些节点上做些梳理,重在探讨在几个重要的理论焦点上,二者的思想观点和处理问题的理论方法。比如,在本原论上对于“道”、“理”、“太极”的阐释以及对其关系的处理;在气化论上道家的道气论与理学的理气论之间的关联;在天人观上二者对天人合一关系问题的处理;在心性修养论方面二者的异同。

作者简介

向世陵,哲学博士。中国人民大学哲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孔子研究院副院长。兼任《中国哲学史》杂志副主编、中国人民大学书报资料中心《中国哲学》顾问等职。发表高质量论文若干,出版多部有影响的专著,承担多项国家和省部级课题,多次获得学术奖励。

傅凤英,哲学博士。现为北京联合大学民族与宗教研究所副研究员。主要从事道家道教学术研究。出版专著“新译性命圭旨》《二十世纪中国道教学术的新开展》等,在《宗教学研究》等刊物发表文章多篇。

目录信息

引言一、宋明理学、道学与新儒学二、道家、道教与道学三、理学与道家、道教第一章 本原论一、道家、道教的本原论(一)道家:作为宇宙本原的“道”(二)道教:作为终极信仰的“道”(三)内丹学:作为生命终极境界的“道”二、道家、道教在本原论上对理学的启发(一)道家、道教与太极思想(二)理学对太极思想的引入(三)理学对太极从本原论上的提升三、理学诸范畴与道家、道教的关联(一)理与道(二)心与性(三)气与太虚第二章 气化论一、道家、道教的道气论构造(一)道家的元气论起源(二)道教的元气化生说(三)内丹学的元气炼养说二、理学对阴阳气化思想的吸收和发挥(一)道家、道教与阴阳气化思想(二)理学与阴阳气化思想(三)由道气论到理气论三、道气论与理气论诸特征之关联(一)道气有无与理气先后(二)道气动静与理气动静(三)由理气论到道器说第三章 天人观一、道家、道教的天人合一观(一)道家:道法自然(二)道教:天人一贯(三)道教内丹:我命在我不在天二、理学对道家、道教天人观的改造(一)由天道到天理(二)由本心到心体(三)由气化到气本三、理学的天人合一路径(一)变化气质(二)尽心明理(三)存天理灭人欲第四章 心性修养论一、道家、道教的心性论(一)道家:以自然之道解心性(二)道教:以性命解心性(三)理论归趋:追求生命的超越二、理学对传统心性论的改造(一)传统儒学:以仁义之道解心性(二)理学:以本体解心性(三)理论归趋:寻求内圣的超越性根据三、心性修养论(一)道家、道教:致虚守静(二)理学:为善去恶(三)二者的超越性境界:回归本性结语参考文献跋
· · · · · · (收起)

读后感

评分

评分

评分

评分

评分

用户评价

评分

评分

评分

评分

评分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book.quotespace.org All Rights Reserved. 小美书屋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