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古代社會及其嚮中世社會的過渡

中國古代社會及其嚮中世社會的過渡 pdf epub mobi txt 電子書 下載2025

出版者:商務印書館
作者:何茲全
出品人:
頁數:797
译者:
出版時間:2013-1
價格:59.00元
裝幀:平裝
isbn號碼:9787100087254
叢書系列:中國上古社會和政治研究叢書
圖書標籤:
  • 曆史
  • 何茲全
  • 魏晉南北朝史
  • 古代史
  • 中古史
  • 社會學
  • 社會史
  • 魏晉南北朝
  • 中國古代社會
  • 社會過渡
  • 中世社會
  • 曆史演變
  • 封建社會
  • 社會結構
  • 文化發展
  • 製度變遷
  • 政治體製
  • 經濟基礎
想要找書就要到 小美書屋
立刻按 ctrl+D收藏本頁
你會得到大驚喜!!

具體描述

本書是何茲全主編的《中國上古社會和政治研究叢書》之一。內容包括:東漢末年城鄉經濟的破壞,依附關係到隸屬關係、貧富對立到貴賤對立的過渡,國有土地的擴大化和國領民戶的依附化,皇權、豪門強宗矛盾鬥爭的又一輪, 空虛無救中找解脫等,是何先生多年研究古代社會嚮中世紀演變的重要成果。

著者簡介

何茲全(1911— ) 中國曆史學傢。山東菏澤人。1911年9月7日(宣統三年七月十五)生。1935年在北平大學史學係畢業後,去日本留學,翌年因病迴國。1939—1940年接受中英庚款董事會的專款資助,在中央大學曆史係研究魏晉南北 朝史,並在該係講授“中國通史”課。1941—1944年任國民黨中央訓練委員會編審。1944年鞦任中央研究院曆史語言研究所助理研究員。1947年赴美國,在紐約哥倫比亞大學讀書,並受霍普金大學資助,協助法蘭西斯教授將範文瀾著《中國通史簡編》翻譯為英文。1950年抗美援朝戰爭發生後迴國,在北京師範大學任教,先後任副教授、教授,兼任魏晉南北朝研究室主任。

何茲全教授主要集中研究漢唐經濟史、兵製史、寺院經濟和魏晉南北朝史幾個方麵。是國內最早倡導魏晉封建說的學者之一。早在學生時代,他就發錶《魏晉時期莊園製的芻形》、《三國時期國傢的三種領民》、《中古時期大族寺院領戶研究》等論文,論述瞭魏晉南北朝封建依附關係的齣現和盛行。以後,他又在《關於中國古代社會的幾個問題》、《漢魏之際社會經濟的變化》等論文中比較係統地闡發瞭魏晉封建說的主張。此外,他的《中國中古時期佛教寺院》(1934年)一文,在學術界頗有影響。80年代,他又發錶《佛教經律中關於寺院財産的規定》和《佛教經律中關於僧尼私有財産的規定》兩文,把寺院經濟的研究引嚮深入。他在兵製史研究方麵,亦有創見,對世兵製、魏晉中軍、孫吳兵製、十六國兵製和府兵製前的北朝兵製諸問題,他進行瞭深入探討。《中國古代社會》一書,是他多年研究古代社會及古代嚮中世紀演變的重要成果。全書分四部分,對西周封建說、春鞦戰國之際封建說和亞細亞型東方社會說提齣不同意見,並就“人類社會發展道路的同與異”發錶獨到見解。

作為訪問學者,他於1987—1988年去美國西雅圖華盛頓大學講學。

他是中國國民黨革命委員會中央監察委員會委員。中國共産黨黨員。秦漢史學會、魏晉南北朝史學會、唐史學會和北京史學會的理事、副會長和顧問。中國文化書院院務委員兼導師、北京師範大學東西方文化研究中心主任,《東西方文化研究》主編。 他發錶的論文,一部分已收入《讀史集》和《五十年來漢唐佛教寺院經濟研究》。

圖書目錄

再版前言
序言
壹 由部落到國傢
一、早期國傢的齣現
(一)殷商社會和經濟
(二)周人的早期生活
(三)滅商後商周兩族的關係
二、階級分化和演變
(一)貴族
(二)國人
(三)眾、庶、民
(四)私徒屬
(五)隸臣妾
(六)《詩經》中所見各階級的生活
三、井田和土地製度
(一)土地公有製的史影
(二)周王、諸侯、貴族土地所有製
(三)公田和私田
(四)國與野的不同田製
(五)農業生産工具和技術
四、早期國傢形式
(一)王廷和群僚
(二)城邦國傢
(三)國(地緣)與傢(血緣)兩係的閤
(四)禮、刑、兵、稅、役
貳 古代社會
一、春鞦戰國之際的經濟社會變化
(一)農業生産力的飛躍發展
(二)城市交換經濟的興起
(三)土地所有製的變化
(四)“貴”的沒落和“賢”的升起
二、戰國秦漢的農業
(一)牛耕和鐵農具的推廣
(二)水利灌溉
(三)農業生産技術
三、小農和小農經濟
(一)小農
(二)二十等爵
(三)農民對國傢的負擔
(四)小農經濟的繁榮和不穩定
四、戰國秦漢的城市經濟
(一)交換經濟的發展
(二)商品生産
(三)官工業
(四)貨幣和商人
(五)海外貿易
(六)城市管理
五、戰國秦西漢的豪富傢族
(一)貴族——附外戚
(二)官
(三)豪富民
(四)豪富傢族的生活
六、中國古代社會中的奴隸
(一)奴隸製、官奴和私奴
(二)奴隸使用和奴隸勞動
(三)奴隸在中國古代社會中的地位
七、國傢和社會
(一)皇帝和皇權
(二)重農、抑末
(三)打擊豪強
(四)王莽改革
八、東漢帝國
(一)漢帝國的再建
(二)東漢政治
(三)東漢經濟
九、東漢的豪富傢族
(一)世傢豪族
(二)地方豪族
(三)皇室和外戚
(四)富商
(五)豪富傢族的財富積纍和土地兼並
十、社會危機的孕育和發展
(一)外戚、宦官鬥爭
(二)政治腐敗
(三)社會生活和意識的墮落
(四)羌戰對社會經濟的破壞
(五)士大夫的呼籲和活動
叁 古代到中世紀
一、城鄉經濟的衰落
(一)土荒民流大地蕭瑟
(二)昔目繁華如夢的城邑
(三)金屬貨幣的萎縮
二、依附關係的發展
(一)客或賓客身分地位的演變
(二)部麯的演變
(三)部麯、客外的私傢依附民
(四)身分等級的繁雜化
(五)奴隸的依附民化
三、宗教的興起
(一)儒學到玄學
(二)佛教的傳入
(三)道教的創立
· · · · · · (收起)

讀後感

評分

評分

評分

評分

評分

用戶評價

评分

已知範圍內所瞭解的最早提齣曹操是士大夫階層一員屬性的著作。觀點較為陳舊,老先生是馬列史學的大傢,喜歡這種觀點的可以去看鬍如雷還有何茲全漆俠祝總斌等。總體是本述論書,我指齣一個“先進者為野人”的另一個作者的解釋。何老以一個馬列主義史學傢獨有的“辛辣”視角說意思是商代比較先進,在禮樂上更領先(當然陳來先生覺得在商代不可以叫做禮樂社會,應該是帶有巫覡性質的信仰,詳見《古代宗教與倫理》)但後來被落後者“後進者為國人”是因為落後的周把商給打跑瞭。但是餘英時先生對此有不同的看法,認為是禮樂從農村習俗發展而來。總體上是代錶瞭馬列主義史觀對於中國早期的各個問題的觀點與解答,對於瞭解史學史或者瞭解馬剋思主義曆史有很大的幫助。

评分

看他的《中國古代社會》就夠瞭。

评分

本書為社會史領域的綜述性著作,對社會結構層次、城鄉經濟、人身依附關係、文化技術等各個層麵,以及政治局勢和關鍵人物的活動對這些層麵的影響,都有精彩的論述。 想要對漢魏時期社會背景及其政治的影響有綜閤認知的話,本書絕對是首選之作。 本書實為何茲全先生《中國古代社會》和他未完稿的《中國中世社會》這兩本書的閤訂本,故而略有重復。何先生未能完稿而逝世,太可惜瞭。

评分

看他的《中國古代社會》就夠瞭。

评分

五分之四的篇幅就是《中國古代社會》,何老已完成《中國中世社會》主要思想也反映在《中國古代社會》裏瞭。若有《中國古代社會》,此書參考性不大。

本站所有內容均為互聯網搜索引擎提供的公開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儲任何數據與內容,任何內容與數據均與本站無關,如有需要請聯繫相關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於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book.quotespace.org All Rights Reserved. 小美書屋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