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是一部关于民国和当代自由知识分子的名著。书分六辑,前四辑:天凉好个冬、毕竟是书生、无奈的群体、谁在思考。1999年文化艺术版《逝去的年代》的第五辑是“《观察》研究”,考虑到谢泳先生已在2005年出版了专著《储安平与<观察>》,故删去此辑,由谢泳先生新增两辑:“第五辑 书生私见:旧史料与新观点” 和“第六辑知识分子的抉择:离开的与留下的”。这两辑采撷自谢泳先生近几年所撰之尚未结集出版的知识分子研究文章,约14万字。可以说,本书是一本全新的著作。
谢泳,男 1961年出生。山西省榆次市人。1983年毕业于山西晋中师专英语专业,毕业后留校任校报编辑。1986年调入山西省作家协会《批评家》杂志社任编辑,主要研究中国当代报告文学。1989年后在山西省作家协会理论研究室工作,后任《黄河》杂志社副主编,转而研究储安平与《观察》周刊、西南联大和中国现代知识分子问题。出版过《逝去的年代》、《储安平与<观察>》、《清华三才子》、《血色闻一多》等著作。他的文章平稳舒缓,但在平缓背后隐藏着深沉的思想和个人风格。2007年被厦门大学破格聘请为人文学院教授。以知识分子、“五四”以来中国自由主义知识分子研究逐渐闻名。
超越意识形态的争论,自由包括犯错误的自由 谢先生的这本书仔细看完,关于1949年知识分子的转变,我个人认为,并不尽然是政府高压的结果,知识分子也无须承担道义上的责任。 我想对于1949年后的中国何处去,不仅是自由主义知识分子看不清楚,中共的核心领导层甚至毛泽东本人...
评分下载了电子版本,大概80篇小文,看了一遍,没有激动感,但是隐隐约约觉得是好书。 其中一半人我都是第一次听其大名,不过总认识其中孕育着高贵的精神,究竟是什么,也说不清楚。 C国的制度,好像总是在把精英淘汰,而留下渣滓。 就像阉割最雄健的骏马一样,久而久之汉族骑兵...
评分看这本书的时候是大一,可以说给了我不小的震动。它第一次让我真切地感受到了自由的高贵。也地一次让我明白,民国初期中西文化交汇产生的动人的人文光彩。更重要的是我学会了对权威的怀疑,知道了怎样高尚地活着
评分这本书的感想本来不想写的,但是最后还是写了,那是因为之前看完以后首先很愤怒,不知道在愤怒什么,也许是可惜,也许是遗憾,有点把控不好情绪,现在这本书已经放了这么久,很平静了,开始写了。 从书名就可以看出,这本书是讲一个个知识分子的命运的,他们很多人都是天上的...
评分《逝去的年代》是多年前看的書了。還記得當時看此書時,有些地方所受之震動。現在讀書多了,見識多了,對此書,不復有當年的那種震撼性了,不過看到福建教育出版社13年2月出了新版,還是買了一本。 此書第一版是1999年1月文化藝術出版社出版,再未重印,大概是趁著98、99那兩年...
1999年版的豆瓣评分8.4,2012年版的评分是7.6,这就是禁忌变成常识的结果。现在不复有当年的那种震撼性了。
评分刚好毕业那年,听说谢泳被厦大破格聘为教授,课程很受欢迎。最近读他的这本《逝去的年代》,越发觉得大学时对那个年代的知识分子知之甚少,有的只是(甚至不可能进入)历史教科书上的一个人名。虽然这本书里有些仅六七百字的文章很不过瘾,但还是提供了不一样的角度和丰富的史料,算上给自己补了课。
评分据说新版拿掉了一部分关键内容,剩下的这些文章的确不够有料了。
评分三星半。值得一读,但仅此而已。
评分三星半。值得一读,但仅此而已。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quotespace.org All Rights Reserved. 小美书屋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