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37-1984

1937-1984 pdf epub mobi txt 电子书 下载 2025

出版者:海南出版社
作者:岳南
出品人:
页数:364
译者:
出版时间:2007-7
价格:32.00元
装帧:
isbn号码:9787544319683
丛书系列:
图书标签:
  • 林徽因
  • 梁思成
  • 历史
  • 民国
  • 文化
  • 传记
  • 岳南
  • 近代文化
  • 历史
  • 年代
  • 中国
  • 战争
  • 社会变迁
  • 回忆录
  • 年代感
  • 政治
  • 文化
  • 记忆
想要找书就要到 小美书屋
立刻按 ctrl+D收藏本页
你会得到大惊喜!!

具体描述

1955年那个春意盎然的四月,年仅53岁,一身诗意的林徽因随风飘逝。

  1972年1月9日黎明,一代建筑学宗师梁思成溘然长逝。

  1984年10月19日,89岁的金岳霖在北京寓所逝世。

  至此,梁思成、林徽因以及他们那一代的文化名人,在经历的九九八十一难之后,全部凋零花落,辗转成泥。

  梁思永、金岳霖、李济、傅斯年、陶孟和、凌叔华、沈性仁……

  让我们记住这些名字吧,记住这些苦难岁月鲜为人知的往事……

  此书是关于梁、林及他们身边一群文化名人在抗战爆发后鲜为人知的真实故事。那段坎坷动荡的岁月,一道道黄昏的灯影,摇曳出20世纪中国知识分子于艰难困苦中壮志满怀,致力于中国文化研究,传播的群像。

  梁思成和林徽因的优雅、迷人、博学固然令人艳羡,但这对佳偶和新朋好友们在苦难岁月里的不屈精神却更令人敬佩、尊重、铭记!

  本书引用了部分文化名人著作里的原文,编者对原文中的一些错讹之处未作改动,旨在更真实地接近那些岁月,那些记忆,那些大师。

作者简介

目录信息

读后感

评分

民国时代,各路知识分子战火中依旧专注于研究,甚为感动。知识阶层与政府之关系,也彰显自由之风,颇为称赞! 叹想今日,教育之不复往日,学者官僚化,“自由”何在?学者要扪心自问,于研究于治学,对于后辈晚生可有启迪作用?  

评分

这本书在半个月的时间内读完,几乎让我有些不敢相信。 362页的书,握在手里沉沉的厚实。 是165×227的开本。我喜欢这种比普通的版大出一截来的尺寸,敦稳大气,隐隐张扬出深沉的历史质感。 书的内容一般。 只是我尤喜欢着,那个动荡时代中,兀显出来的各色人物。 许是因为生活...  

评分

岳南的文笔相当不错,貌似平铺叙述的字句间看得出有很好的功底,引经据典信手拈来。 一代文化名人在国难当头之际,对理想不离不弃,却又真实感人。有几个镜头尤其令人动容。 1.卢沟惊变,北平告急,举城内迁。政府欲于昆明成立西南联大,请梁思成设计校体建筑,几易其稿。后因...  

评分

岳南的文笔相当不错,貌似平铺叙述的字句间看得出有很好的功底,引经据典信手拈来。 一代文化名人在国难当头之际,对理想不离不弃,却又真实感人。有几个镜头尤其令人动容。 1.卢沟惊变,北平告急,举城内迁。政府欲于昆明成立西南联大,请梁思成设计校体建筑,几易其稿。后因...  

评分

这本书在半个月的时间内读完,几乎让我有些不敢相信。 362页的书,握在手里沉沉的厚实。 是165×227的开本。我喜欢这种比普通的版大出一截来的尺寸,敦稳大气,隐隐张扬出深沉的历史质感。 书的内容一般。 只是我尤喜欢着,那个动荡时代中,兀显出来的各色人物。 许是因为生活...  

用户评价

评分

当瓜子儿闲嗑的,大多数风物故事都早已从别书知晓,故没看到多少有价值的内容~

评分

为了防止看到胡诌瞎扯的部分忍不住想骂人,就不看了。

评分

编者还蛮深入地挖掘若干人等的关系

评分

不如叫《战乱年代诗人名媛的日常和八卦杂谈》好了,标题取大了,实则也是寥寥数笔,书本身也不厚,分摊到每个人身上也没有多少了。基本上本书还是津津乐道在林徽因的感情生涯以及与冰心的矛盾上,可以闲时一读,不管怎么说,总比白落梅的传记靠谱吧。

评分

这种书我好像百看不厌,出一本看一本,哪怕都差不多……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book.quotespace.org All Rights Reserved. 小美书屋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