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听杨绛谈往事》实际上相当于一本杨绛先生的自述。书中记录了自杨先生出生至九十八岁的经历,在大量杨先生口述的一手资料基础上,加入作者自己的所见所闻及搜集的材料,史料翔实且具有高度的准确性,叙述清晰生动,与杨先生的语言风格非常近似。书稿完成后,杨先生题签并作序。“序”中明确说明:经传主本人认定的传记只此一本。书中并插有珍贵的照片,其中有从未发表过的钱、杨一家不同时期的图片。
《听杨绛谈往事》不是对一个家庭私生活的津津乐道,而是对中国读书人深邃厚重的人情及正直清朗的操持的推崇和对一个时代的知识分子的生活状态、生存空间的关注。
吴学昭,1929年生于北京,长于上海,北京燕京大学毕业。她是学者吴宓的女儿。曾任《中国儿童》主编;《中国少年报》副秘书长,负责编辑事物;新华社、人民日报驻外记者;人民日报国际评论员。
小时侯一直号称自己喜欢读书,读得却都是些闲书杂书,年岁长了,哓得看有名字有声响的人写的书了,却还是囫囵吞枣,看得急于求成.吴老师写得这本400来页的杨先生故事,很朴实,很仔细,很是杨先生的风格.我细细看了之后很是喜欢,也觉得长知识,特别推荐年轻的朋友(完了,这口气....) 看...
评分读《杨绛谈往事》,很有滋味。看到其中几句话,又是恰逢情人节快要到来,不妨摘录下来给大家看: 钱锺书的短篇小说集《人·兽·鬼》出版,在和杨绛两人“仝存(同存)”的样书上,钱锺书“写有一句既浪漫又体己的话”: To C.K.Y. An almost impossible combination of 3 in...
评分年度特别策划·2008烂书榜 ()每一回烂书评选,都是我们的伤心之旅 文|袁复生 我们难道就是用钱包投票的读者们的天敌?这是一份让我们倍觉伤心的提名名单,因为我们并不是一群愤世嫉俗的人。作为大众媒体从业者,我们的信条从来就不是“读者拥护的,就是我们反对的”,读者...
评分昨天跟中国社会学人类学的两个门徒聊天,说起来这门里门外的是与非。严肃有之,八卦亦有之。自然不能错过费老,八卦了一通。正好本就打算在北大博雅堂75折买本《听杨绛谈往事》。晚上忍不住就翻翻,一翻就翻到,白天咖啡馆提起的其中一出儿,就是说杨先生讲费孝通的段子。个人...
评分大半个世纪以来,“杨绛”这个名字,首先都是作为钱锺书夫人被提及,因为钱先生实在是光芒太盛。大多数人都忽略了——至少是不那么看重,她作为一个熠熠生辉的发光体的存在;而且,或许正是由于她的光芒,钱先生的光芒才能如此夺目且持久。在杨绛的好友、钱杨二人的老师吴宓的...
钱钟书病重照太伤心了
评分吴学昭声名狼藉,不过此书尚堪一读。里面有一些编校粗疏之处,比如p.252 A gain in your wit中的gain成了qain,p.285 Jane Austen成了Jane Austin(前面也出现过,拼写是Austen),p.319 Essays in Cricism【Criticism】。p.262的mapnt等拼写肯定也有错误,懒得去查何以致此。
评分钱钟书先生对杨绛说“以后我们只有死别,没有生离。”同为女人,我觉得杨绛先生这样的一生简直是教科书式的。这样一个情人妻子朋友集一身的女人,不爱她是罪过。
评分寿且多荣已堪夸,谁意晚来施铅华。使史作婢善描画,百年旧事终无瑕。
评分其实我只是对杨绛的初恋是费孝通这段八卦比较有兴趣,虽然前者一再否认,难道不是欲盖弥彰么XD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quotespace.org All Rights Reserved. 小美书屋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