竺可桢与陈寅恪

竺可桢与陈寅恪 pdf epub mobi txt 电子书 下载 2025

出版者:漓江出版社
作者:张荣明
出品人:
页数:87
译者:
出版时间:2013-3
价格:17.00元
装帧:平装
isbn号码:9787540763015
丛书系列:
图书标签:
  • 陈寅恪
  • 竺可桢
  • 传记
  • 张荣明
  • 民国
  • 历史
  • 传记回忆录
  • 近代史
  • 竺可桢
  • 陈寅恪
  • 近代史
  • 学术史
  • 人物传记
  • 历史学
  • 中国近现代史
  • 思想史
  • 文化史
  • 史学
想要找书就要到 小美书屋
立刻按 ctrl+D收藏本页
你会得到大惊喜!!

具体描述

在复旦读书时,竺可桢与陈寅恪不仅是同班,尤为难得的竟是同桌。新中国成立后竺可桢与陈寅恪的首次晤面,由于竺是管理科学院研究所的领导,陈寅恪坦率地谈到他对华罗庚的不满。1962年陈寅恪与竺可桢探讨天象“五星连珠”与时局女主崛起之关联,可以说是找到了华山论剑的真正高手。1966年3月20日,这两位当年同桌共读的双子星座最后一次相晤,一位病卧在榻,一位行色匆匆,自此一别,“文革”如山洪暴发般汹涌逼来,此生再无相见聚首之日矣。

著名文史学者张荣明教授,以竺可桢的日记为依据,从中钩沉出竺可桢与陈寅恪的种种交往,及双方对同时代人的评论、对时局的解析。期间 的许多故事均为前人所未注意。全书图文并茂,观点故事甚为新奇但又查有实据。

作者简介

张荣明,1952年生,华东理工大学教授,著名文史学者,上海十大藏书家之一。主要从事中国思想史、文化史研究,近年尤注重晚清民国人物研究,已在海内外出版《中国古代气功与先秦哲学》、《方术与中国传统文化》、《从老庄哲学至晚清方术》、《庄子说道》等十多部学术著作。

目录信息

引言
一、1949年前的竺可桢与陈寅恪
二、1949年后的竺可桢与陈寅恪
附录:
陈克艰:陈寅恪不会这样建议
张荣明:究竟是谁向蒋介石提建议?
· · · · · · (收起)

读后感

评分

学术研究忌无源之水,任何新的观点均须材料的支撑,所谓“大胆的假设,小心的求证”是也。因之,凡有新资料出现,显然可为此领域的研究注入新鲜的因素。如大家都熟悉的陈寅恪研究,多年来自各个面向,著述繁多,可以说将能够寻到的材料均搜罗一空了,从资料而言,似无可作为...

评分

学术研究忌无源之水,任何新的观点均须材料的支撑,所谓“大胆的假设,小心的求证”是也。因之,凡有新资料出现,显然可为此领域的研究注入新鲜的因素。如大家都熟悉的陈寅恪研究,多年来自各个面向,著述繁多,可以说将能够寻到的材料均搜罗一空了,从资料而言,似无可作为...

评分

学术研究忌无源之水,任何新的观点均须材料的支撑,所谓“大胆的假设,小心的求证”是也。因之,凡有新资料出现,显然可为此领域的研究注入新鲜的因素。如大家都熟悉的陈寅恪研究,多年来自各个面向,著述繁多,可以说将能够寻到的材料均搜罗一空了,从资料而言,似无可作为...

评分

学术研究忌无源之水,任何新的观点均须材料的支撑,所谓“大胆的假设,小心的求证”是也。因之,凡有新资料出现,显然可为此领域的研究注入新鲜的因素。如大家都熟悉的陈寅恪研究,多年来自各个面向,著述繁多,可以说将能够寻到的材料均搜罗一空了,从资料而言,似无可作为...

评分

学术研究忌无源之水,任何新的观点均须材料的支撑,所谓“大胆的假设,小心的求证”是也。因之,凡有新资料出现,显然可为此领域的研究注入新鲜的因素。如大家都熟悉的陈寅恪研究,多年来自各个面向,著述繁多,可以说将能够寻到的材料均搜罗一空了,从资料而言,似无可作为...

用户评价

评分

就是《东方早报》上海书评的结集成册。作者经常抛出一个观点,至于证据嘛,“我手头有资料,容我日后写一篇专文讨论”。另外校对不细,语言欠佳。

评分

配图就没有清楚的。看的第二部分和两篇附录关于华罗庚的部分

评分

“状诸葛多智而近于妖”

评分

注释放正文里凑字数的奇书,看作者名字误以为是曾经的老师!呜呼,上当哉。

评分

2.7。此书没有出版必要,仅九十页,罗列搜集史料而已,写一篇文章足够了。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book.quotespace.org All Rights Reserved. 小美书屋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