選舉制度的政治效果

選舉制度的政治效果 pdf epub mobi txt 电子书 下载 2025

出版者:香港城市大學出版社
作者:馬嶽
出品人:
页数:272
译者:
出版时间:2003-11
价格:HKD 80.00
装帧:
isbn号码:9789629370879
丛书系列:
图书标签:
  • 政治学
  • 香港
  • 比较政治
  • 香港政治
  • 香港研究
  • 选举
  • 选举政治
  • 政治
  • 選舉制度
  • 政治效果
  • 民主制度
  • 投票行為
  • 政黨競爭
  • 議會權力
  • 制度設計
  • 選舉公平
  • 政治穩定
  • 公共政策
想要找书就要到 小美书屋
立刻按 ctrl+D收藏本页
你会得到大惊喜!!

具体描述

香港民主的發展道路曲折而漫長,選舉制度亦經歷了很多演化。「七一遊行」後,未來有關政制發展和各種選舉模式的辯論,將在政治議程上佔一個重要的地位。本書分為兩部分,前半部分介紹了香港的各種選舉制度及其發展;後半部分透過系統的實證研究,提出了十項假設加以驗證,並詳細分析了過往各種選舉制度的改變所帶來的政治影響。對從政人士、學者,以及即將積極參與未來政制檢討的有關人士,本書極具參考價值;對關心香港前景及政治前途的市民,本書更是必不可少的參考讀物。

作者简介

目录信息

1. 總論

甲部:香港選舉制度的演化及爭論
2. 地方選舉的發展
3. 立法會直選制度的演變及爭論
4. 功能組別選舉制度的演變與分析
5. 過渡性的選舉委員會制度

乙部:選舉制度變遷的政治影響—實證研究
6. 理論、假設和研究方法
7. 選舉制度對政黨競爭模式的影響
8. 選舉策略的變與不變
9. 選舉制度對政黨組織的影響
10. 對選舉開支的影響
11. 總結

附錄
附錄1:歷屆區議會議席產生方法
附錄2:80年代以來市政局/區域市政局議席產生方法
附錄3:1985年以來立法局/立法會議席產生方法
附錄4:香港選舉制席發展大事年表
· · · · · · (收起)

读后感

评分

制度和人互相影響。人控制制度,用制度作為維持權力的工具(比例代表制最終能脫穎而出,成為首屆立法會的產生辦法,中央政府「功不可沒」);制度亦改變人心,在不同的選舉制度之下,政黨與政黨、政黨與黨員、黨員與黨員的關係也不一樣(當單議席單票制換成比例代表制,路線相...

评分

制度和人互相影響。人控制制度,用制度作為維持權力的工具(比例代表制最終能脫穎而出,成為首屆立法會的產生辦法,中央政府「功不可沒」);制度亦改變人心,在不同的選舉制度之下,政黨與政黨、政黨與黨員、黨員與黨員的關係也不一樣(當單議席單票制換成比例代表制,路線相...

评分

制度和人互相影響。人控制制度,用制度作為維持權力的工具(比例代表制最終能脫穎而出,成為首屆立法會的產生辦法,中央政府「功不可沒」);制度亦改變人心,在不同的選舉制度之下,政黨與政黨、政黨與黨員、黨員與黨員的關係也不一樣(當單議席單票制換成比例代表制,路線相...

评分

制度和人互相影響。人控制制度,用制度作為維持權力的工具(比例代表制最終能脫穎而出,成為首屆立法會的產生辦法,中央政府「功不可沒」);制度亦改變人心,在不同的選舉制度之下,政黨與政黨、政黨與黨員、黨員與黨員的關係也不一樣(當單議席單票制換成比例代表制,路線相...

评分

制度和人互相影響。人控制制度,用制度作為維持權力的工具(比例代表制最終能脫穎而出,成為首屆立法會的產生辦法,中央政府「功不可沒」);制度亦改變人心,在不同的選舉制度之下,政黨與政黨、政黨與黨員、黨員與黨員的關係也不一樣(當單議席單票制換成比例代表制,路線相...

用户评价

评分

分析了1985年以来至2000年香港的立法会选举制度和产生影响

评分

分析了1985年以来至2000年香港的立法会选举制度和产生影响

评分

作者序言里写:希望可以协助香港的读者增加对香港政治、选举和政党的了解。虽然不是香港读者,但通过阅读这本书,我对这些事项增加了了解。社会科学之所以是科学,某种程度上是因为它可以通过实证分析,在梳理历史的同时,更能够对未来做出比较精准的预测。这是一本2003年写成的书,那时候,港式比例代表制的缺陷还只露出了一些苗头,如今,这些缺陷越来越明显,就越体现两位作者当年思考的可贵。

评分

可以说具体的选举制度设计也是consitutional design和consitutional engineering的重要组成部分了。不同的选举制度必然带不来不同的选举结果,争夺对制度设计的主导权或者操控权就显得格外重要了,细思极恐,选举制度一旦设置,在选举中获胜的一方就称为现行制度的既然利益者,继续不会在推动制度的革新。作为宪制中的重要组织型规范,选举制度条款的修改门槛十分之高,比如《基本法》附件二的规定。所以基本法研究的富矿深深潜藏于基本法起草的历史研究之中,这些drafting materials如何重见天日?制宪者的意图,制宪各方力量的博弈,各种历史材料各持不同政见者被各取所需地利用,看过马嶽香港民主运动口述史的读者,还是想更对得对基本法的起草历史进行更深度的八卦吧~

评分

香港“经济城市”的定位使九七的宪制设计竭力排除一切不利于这一目标的因素,导致PR反而窒碍了政党政治的发展,最终出现了议行对立、施政停滞等等unintended consequences。末章的分析今日仍未过时,但近年一连串事件之后修正及经验总结亦有必要。最后按照作者的逻辑起点,研究下一步其实应该更关注草委会运作期间的博弈。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book.quotespace.org All Rights Reserved. 小美书屋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