癌症楼

癌症楼 pdf epub mobi txt 电子书 下载 2025

出版者:译林出版社
作者:(俄)亚历山大•索尔仁尼琴
出品人:
页数:483
译者:姜明河
出版时间:2013-2
价格:36.00元
装帧:平装
isbn号码:9787544734882
丛书系列:诺贝尔文学奖经典
图书标签:
  • 索尔仁尼琴
  • 俄国文学
  • 俄罗斯
  • 小说
  • 诺贝尔文学奖
  • 外国文学
  • 诺贝尔奖
  • 文学
  • 癌症
  • 医疗
  • 健康
  • 疾病
  • 治疗
  • 医学
  • 科普
  • 生存
  • 心理
  • 社会
想要找书就要到 小美书屋
立刻按 ctrl+D收藏本页
你会得到大惊喜!!

具体描述

瑞典学院前常务秘书贺拉斯•恩达尔作序推荐

独家收录诺贝尔文学奖得主受奖词

该书《癌症楼》是索尔仁尼琴的代表作一,也是他据以获得诺贝尔文学奖的主要作品。

“癌症楼也叫做13号楼”。科斯托格洛托夫经过二十几年的军队、劳改营、流放地的生活后,得了癌症,直至奄奄一息才好不容易住进了癌症楼。接受放射治疗后,他的病情渐渐好转。但是下一个疗程的“激素疗法”将使他失去性能力。在多年沉冤蒙难的日子中他已淡忘了女人,但他来到癌症楼治疗的时候,性意识在他身上猛然苏醒,强烈的情欲,本能的欲望,成为生命力的一种标志。在展示他追求精神自由的同时,作者还描写了科斯托格洛托夫及其同室病友的不同命运和经历,他们的性格形成和人格扭曲,如向上爬的官僚鲁萨诺夫、青年地质学家瓦吉姆、女医生薇拉等等。

《癌症楼》是一部呼唤人性的人道主义作品,同时又是剖析社会“毒瘤”,思考社会悲剧之根源,反思时代和历史的作品。

他的人生与作品是如此相仿,堪称典范,相互之间,几乎不可分割。

——哈罗德•布鲁姆

全世界成百上千万人把亚历山大•索尔仁尼琴的名字和创作与俄罗斯本身的命运联系在一起。他的科学研究和杰出的文学著作,事实上是他全部的生命,都献给了祖国……

——弗拉基米尔•普京

事实上,抛开政治的因素。索尔仁尼琴的文学艺术成就还是很高的。比如:在《癌症楼》这部作品中,他就非常精彩地刻画了七八个身患癌症的患者在面对生死时的不同态度,由此反映他们分别代表的社会各阶层的价值观与人生观。

——蓝英年

作者简介

亚历山大•索尔仁尼琴(Александр Солженицын)

苏联—俄罗斯的杰出作家。诺贝尔文学奖获得者,俄罗斯科学院院士。他在文学、历史学、语言学等许多领域有较大成就。

1918年11月12日生于高加索基斯洛沃茨克一个教师家庭,1941年毕业于罗斯托夫大学数理系,曾服过兵役。进劳改营服刑八年,其间两次从癌症的魔爪中逃脱。刑满后积极投入文学创作,其中《伊凡•杰尼索维奇的一天》引起轰动,但《古拉格群岛》、《癌症楼》等杰作无法在当时的苏联出版,在西方国家率先出版后引起轰动。1969年被苏联作协开除,次年获诺贝尔文学奖。1974年被苏联驱逐出境,流亡西方。美国政府于1974年授予他“美国荣誉公民”称号 。1975年定居美国。 1994年回俄罗斯。被誉为“俄罗斯的良心”。

目录信息

第一部
第一章 根本不是癌3
第二章 念书不能增添智慧11
第三章 小蜜蜂26
第四章 病号的焦虑39
第五章 医生的焦虑53
第六章 活检的始末63
第七章 治病的权利77
第八章 人们靠什么活着88
第九章 Tumor cordis100
第十章 孩子们112
第十一章 桦树癌125
第十二章 一切欲望和激情全都复归140
第十三章 幽灵也一一归来160
第十四章 审判170
第十五章 每人都有自己难念的经180
第十六章 荒唐的事191
第十七章 伊塞克湖草根199
第十八章 哪怕在墓道入口处214
第十九章 接近于光的速度225
第二十章 美好的回忆239
第二十一章 阴影消散252
第二部
第二十二章 流入沙漠的河265
第二十三章 为什么不过得好点呢271
第二十四章 输血292
第二十五章 薇加306
第二十六章 卓越的创举319
第二十七章 人各有所好333
第二十八章 处处是单数345
第二十九章 硬话与软话359
第三十章 老医生372
第三十一章 市场偶像384
第三十二章 从反面来看398
第三十三章 顺利的结局411
第三十四章 结局也比较悲惨424
第三十五章 创世的第一天435
第三十六章 也是最后的一天457
诺贝尔文学奖受奖词481
· · · · · · (收起)

读后感

评分

评分

评分

“当初事情是这样的:真主分派寿命,给所有的动物各派五十年,够了。可是人最后才到,真主只剩下二十五年还没分掉。人表示不乐意:太少!真主说:‘够了。’可是人坚持说:‘太少’于是真主说:‘那你自己去问,也许有谁觉得太多,愿意让给你。’人便去打听,他遇到了马,对它...  

评分

《娜塔莎之舞》中写了这样一个事情:被誉为“俄罗斯诗歌的月亮”阿赫马托娃和众人排队等候探监被无故关押的儿子,旁边的有个女人认出了她,在她耳边低声问道: “您能把这个都写下来吗?” “能” 那个女人的脸上部分略过一丝微笑的表情。 这些苦难的见证者可以忍受苦难,但是不希...  

评分

第一次读俄罗斯那段特殊时期的书 革命,战争和迫害 似乎历史每次翻到这 都是人性集中爆发的时候 正直良知的人——牺牲,迫害 卑鄙下流的人——作恶,荣耀 剩下人的不值一提 怕受牵连所以闭着嘴 好像一群羊羔 不吵不闹围观屠杀, 然后温顺的等待刀子落在自己颈子上 怎么做才...  

用户评价

评分

也许在苏联这样的专制体制下,只有在癌症病房里的人才能思考社会和人生,健康的人都被暴力推着走,而癌细胞让他们获得了喘息的机会,这本身就是一个很大的悲剧。

评分

13号楼里的群像写生,POV下有几个悲情时刻写得特别动人。奥列格和东佐娃医生之间有关「病人是否有了解真相的权利之辩 」 进而延伸出来的「生活与活着的选择」很值得思考;舒卢宾痛苦而饱含深情的人生自白和社会控诉令人肃然起敬;卓娅和薇加两个倾心于奥列格的女性在坚强生活的另一面都有着各自的孤独心事;全程被昏庸卑鄙的鲁萨诺夫气得翻白眼,本来很有好感的瓦季姆满口精英主义让人生厌。社会背景隐藏在每个角色身后,没有人直面讨论,只能从故事讲述中隐约窥见,是本人性和社会并举的良心之书。

评分

死之时“仿佛像死了一样”。是在自己想思考生老病死的时候找来读的。最温情的是三只小动物:托比克、茹克和那只羚羊。最美好的是发着光亮的生命力,正是在昏暗之下才感受得更为强烈。活着是为了是什么?活着依靠什么?

评分

没有读索尔仁尼琴之前,对他的印象已经贴上了批判政治的标签,以为这会是一部讽刺的小说。但看完后觉得蕴含的主题好丰富,他把在那个环境中的各个阶层的人都关进了癌症楼,无论是拥护社会事业的良好体制工作者鲁萨尔诺还是被流放的奥列,他们都被置于生命的主题面前,不断地加入主题,不断让这些不同标签的人探讨反思,在奥列加出院前后的描写中,写得格外细腻、动人,很能感觉到一种对人的关怀。

评分

用有血有肉这样的词形容觉得太俗,可是里面的人物一个个灵巧,看多了都觉得可爱,克服一下,就过了名字难记的问题了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book.quotespace.org All Rights Reserved. 小美书屋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