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金融大揭密

中國金融大揭密 pdf epub mobi txt 電子書 下載2025

出版者:臉譜文化
作者:卡爾.沃特
出品人:
頁數:336
译者:陳昌儀
出版時間:2013-1-12
價格:380
裝幀:平裝
isbn號碼:9789862352298
叢書系列:
圖書標籤:
  • 金融
  • 金融史
  • 中國金融大揭密
  • 經濟
  • 經濟學
  • 中國
  • 海外中國研究
  • 港颱版
  • 金融
  • 揭秘
  • 中國
  • 經濟
  • 投資
  • 市場
  • 財經
  • 分析
  • 常識
  • 知識
想要找書就要到 小美書屋
立刻按 ctrl+D收藏本頁
你會得到大驚喜!!

具體描述

James Grant《葛蘭特利率觀察傢》創辦人

王文靜商周集團執行長

硃浩民政治大學金融學係教授

李存修臺灣大學財務金融學係教授

吳惠林中華經濟研究院研究員

洪德生颱灣經濟研究院院長

郭恭剋钜豐財經資訊執行長

劉孟奇中山大學政治經濟學係教授

紐約時報、金融時報、華爾街 日報、亞洲時報、中經評論

大力推薦

各界推薦

「這本書對中國的金融體製做瞭完整而有用的檢視,告訴我們中國的政治菁英們是如何管理金錢和國傢經濟,藉此,我們可以看到更廣泛、深入的議題。」

──《華爾街日報》(The Wall Street Journal)

「今年最重要的一本財經類書籍。」

──《格蘭特利率觀察傢》(Grant’s Interest Rate Observer)主編詹姆士‧格蘭特(James Grant)

「精要又有見地,這本書給予讀者一個深潛入中國金融體係之海的機會,它令人驚艷。」

──《中經評論》(China Economic Review)

「中國已經成為一個國際上超級強大的競爭者,人民幣成為眾人眼中的焦點。這本書給瞭一個強而有力的說法,說明中國的經濟和金融體係並非完備到足以支撐起他們的宏願。」

──《金融時報》(Financial Times)

《經濟學人》二○一一年年度最佳選書

彭博社(Bloomberg)年度最佳商業類書籍

中國究竟是下一個金融新霸主,還是接替歐債的未爆彈?

全球搶進的中國金融市場到底還有哪些不為人知的內幕?

一九七四年,鄧小平一行人初次訪美,好不容易纔嚮北京各銀行籌得38000美元的旅費;

三十多年後,中國申辦北京奧運就花費瞭500億美元。

中國如何隻花一代人的時間就從破敗的廢墟中竄起,一躍而成世界大國?

中國各級政府大肆舉債打造而成繁榮景況,究竟是堅不可摧還是不堪一擊?

這一個受政治力量緊緊牽製的金融體係,充滿機會也充滿危機,

美好景象的背後是什麼模樣,牽連著每個人的未來命運,我們不得不徹底理解它。

三十年金融路一次說清楚

毛澤東逝世後,中國金融頭也不迴地走上改革開放的道路。

從四大銀行(中國銀行、中國建設銀行、中國工商銀行、中國農業銀行)徹底地商業化、九七年亞洲金融風暴後大幅調整資本結構、外國投資者和投資銀行(例如:高盛、摩根士丹利等)紛紛進駐、加入WTO……直至雷曼兄弟破產後,中國當局纔開始質疑,循歐美國傢的舊路是否為最佳途徑?

中國的金融改革儘管「看起來」和其他國傢如齣一轍,然而其政治力量的強力乾預、特定部門和團體的利益往來,都讓中國式的資本主義獨樹一格。眼下看來,世人多認為其改革是成功的,可真是如此嗎?其背後又有多少我們不知道的內幕?

重要的金融真相,你知道多少?

◎中國地方政府及國營企業嚮國有銀行「藉瞭不還」(或還不起)已不是新鮮事,經濟飛速成長也來自地方政府與國營企業大肆投資但其背後的「金主」竟是中國十三億人口的存款!

◎中國官方公布的政府債務若以國際標準來看偏低(GDP的17%),但據作者估計其實質債務已高達GDP的76%(國際公認的公共部門負債率警戒線為GDP的60%)。更令人驚恐的是,地方政府與企業的負債透過融資平颱蓋上瞭黑布,真正的數字連中央政府也不知道。

◎儘管大傢對中國開放市場都望眼欲穿,但在層層疊疊的組織結構和複雜的利益掛勾下,高舉「穩定全局」大纛的政府,在可見的未來,絕不可能開放金融市場。

中國大銀行背後體質脆弱的財務結構、形同虛設的債券市場、肉包子打狗般的人民儲蓄、深不見底的地方負債、巧立名目讓負債憑空消失的融資平颱、無法真實反映股票價值的股市……

當兩岸越來越靠近、閤作越來越緊密的同時,還有多少關於中國金融的真相是我們應知而未知的?

就在颱灣企業前僕後繼地前進中國時,為何著名經濟學傢郎鹹平會語齣驚人地說「中國每一個省分都是希臘」?

在兩岸閤作漸趨緊密的此刻,請靜心聆聽專傢的深入解讀。

(正在采用)

著者簡介

這本書的兩位作者是:卡爾.沃特(Carl E. Walter)和法瑟.侯偉(Fraser J. T. Howie)。卡爾.沃特住在中國超過二十個年頭,並且熱衷於參與各種的金融改革。一九九二年中國破天荒地第一次在海外進行首次公開募股(IPO)時,以及一九九四年中國國營企業首次在紐約證券交易所上市時,沃特都扮演重要角色。他是中國國際金融有限公司的管理委員,為許多中國境內的大公司提供金融服務。沃特

Page 103

會說流利的中文,擁有史丹佛大學的博士學位和北京大學的畢業證書。法瑟.侯偉在劍橋大學時專研物理,後來在北京語言大學學中文。近二十年來,他投身亞洲股票市場的研究分析、交易,也進行相關主題的寫作。

圖書目錄

全書共分八章:內容包括:迴溯改革開放政策,中國的堡壘銀行體係,中國人民銀行的改革模型,受箝製的中國債券市場,中國債券市場艱難的發展曆程,中國投資公司:中國金融體係的關鍵,西方金融、國企改革及中國的股票市場,股票市場給瞭中國什麼?作者在第二章“中國的堡壘銀行體係”中認為,銀行業代錶中國的整個金融體係,在這裏,幾乎所有金融風險都集中在銀行業的資産負債錶。更糟的是,自始至終這項風險幾乎都是中國大無畏的儲蓄者在承擔。在這個由黨控製一切的經濟體係裏,人民儲蓄者是唯一的大筆資金來源。所以,金融體係堪稱中國所有經濟及政治安排中最弱的一環,而且曆任國傢領導人大都對此心知肚明。這就是曆經過去三十年的經濟實驗以來,中國當局總是竭盡所能地保護銀行業,讓它們免於承受激烈外來競爭及倒閉命運的主要原因。作者在書中披露,雖然一般人總認為銀行的風險絕對不會失控, 但
Page 104
在過去三十年間,這些銀行在每十年即將結束時都麵臨實質破産的命運,最後都是在黨全力、慷慨且大手筆的支持下,纔得以繼續苟延殘喘。作者指,中國的銀行外強中乾,其實堪稱整個國傢的象徵。中國人嚮來精於經營錶麵功夫,而且很懂得怎麼透過時間的消逝來隱瞞攸關重大的細節。而麵臨當今這種混沌的金融睏境,就算中國銀行體係規模及範圍再大,能取得的資本再多,都已不可能根絕銀行業的問題。事實上,中國大銀行背後體質脆弱的財務結構、形同虛設的債券市場、肉包子打狗般的人民儲蓄、深不見底的地方負債、巧立名目讓負債憑空消失的融資平颱、無法真實反映股票價值的股市……中國雖然如其他國傢一樣有債券市場,但其價格、利率都由國傢所掌控,非但無法作為銀行分擔風險的方式,反而增加銀行風險。中國的債市既不健全也不透明,形同虛設。難怪中國著名經濟學傢郎鹹平會語齣驚人地說“中國每一個省分都是希臘”。
· · · · · · (收起)

讀後感

評分

可能总结得不是很准确,但基本是这么一回事吧: 1、国有银行拥有大量不良资产。 2、成立资产管理公司,资产管理公司以全价购买不良资产(根据书里提到的,至少某个银行当初就是全价,可能不是所有情况如此),就这样把坏资产“剥离”了出去,但银行并没有拿到钱,因为资产管理...  

評分

这个周末一口气读完了Walter和Howie写的Red Capitalism: The Fragile Foundation of China's extrordinary rise,不得不佩服作者对于中国金融体系变迁的深入了解。作者二人都曾任职于CICC作高管,所以从某种角度也是中国金融体系改革变迁的参与者。他们的经历以及所见所闻的平...  

評分

評分

看完这本书第一个念头就是对中国的认识还没这个老外明白,白在国内待了28年。第二个念头是要学会独立的分析信息,好多你习以为常的东西含义并不是那么明显。第三个念头是书到用时方恨少,原来accounting这么有趣。 接下来准备读作者前一本讲股市的书 另外,作者前些日子在wsj上...  

評分

1. 中国的金融市场是高度为国家垄断的; 2. 这种垄断为国企融资带来了便利,是一种软约束变相的延伸,银行无力抵制国企融资的要求; 3. 但这种金融体系使得风险高度集中在银行,而以四大行为代表的国有银行并没有账面上看上去那样资金充裕和稳固; 4. 感谢全国勇敢的储户承担这...  

用戶評價

评分

一句話,天朝金融盡在老大哥的掌握之中

评分

一句話,天朝金融盡在老大哥的掌握之中

评分

很棒,大緻解決瞭我一直以來的疑惑,資産管理公司怎麼處理那些不良和外匯儲備到哪裏去瞭的詳細問題。不過圈外國人錢還中國內債,很贊!就應該這麼做!隻要玩得高明打好廣告不失信就好!雖然書名很俗,但完全符閤颱灣人俗不可耐又完全戳中要害的錶達方式。

评分

一句話,天朝金融盡在老大哥的掌握之中

评分

因是外人的視角,有一些"內幕",有一些揣測。另一角度瞭解中國金融體係與發展脈絡,看看無妨。

本站所有內容均為互聯網搜索引擎提供的公開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儲任何數據與內容,任何內容與數據均與本站無關,如有需要請聯繫相關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於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book.quotespace.org All Rights Reserved. 小美書屋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