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迴憶早年生活的自述作品。因祖籍所在的颱灣島像個番薯,故島上兩三韆萬漢人自稱“番薯人”。書中記述其傢世和上世紀三四十年代在北京度過的孩提時代,重點追憶瞭18歲作為“政治犯”入獄一年的特殊經曆。這段經曆在很大程度上影響瞭他一生的誌嚮,也由此引發瞭“人之所以為人”的科學興趣。
读张光直先生回忆早年生活,印象较深的是《师大第二附小和男附中》一文,张先生记下了好几首校歌(毕业歌)。 初小《9月19日歌》(案:学校诞辰) 九月十九日,特别要注意, 我们受的教育,就从今日起, 祝我学校万万岁,也从今日始, 今日关系真非细,大家要注意。 初小《送...
評分 評分读张光直先生回忆早年生活,印象较深的是《师大第二附小和男附中》一文,张先生记下了好几首校歌(毕业歌)。 初小《9月19日歌》(案:学校诞辰) 九月十九日,特别要注意, 我们受的教育,就从今日起, 祝我学校万万岁,也从今日始, 今日关系真非细,大家要注意。 初小《送...
評分书中写46年举家从北京搬到台湾,在天津坐民生的轮船,9月上船12月底才到台湾……其中9月到12月都在海河口抛锚不动。乘客们整整三个月就这样坐吃山空吗。果然穷家富路,这要是出门没带钱,就饿毙在路上了。 46年他们一家和大汉奸谢介石的儿子及其年轻漂亮的太太同船回台湾,然后...
評分书中写46年举家从北京搬到台湾,在天津坐民生的轮船,9月上船12月底才到台湾……其中9月到12月都在海河口抛锚不动。乘客们整整三个月就这样坐吃山空吗。果然穷家富路,这要是出门没带钱,就饿毙在路上了。 46年他们一家和大汉奸谢介石的儿子及其年轻漂亮的太太同船回台湾,然后...
今年讀過最精彩的一本書。張光直的文字有一種很明顯的自我壓抑,但是更加有力透紙背的衝擊感。身份認同、黨爭、傢國悲喜劇,從北京到颱北,從解放區到湖裏政治犯監獄。人何以為人?他選擇瞭考古學去繼續追問,他找到答案瞭嗎?為什麼90年代他能給北大帶來後過程的族屬考古與政治人類學,仍值得深思。
评分K. C.
评分過去兩年看過三四本那個年代走過來的人寫的迴憶錄(自傳),最最令我不解的是,當下那麼多人對那個年代的那種想象甚至狂熱是哪來的?
评分如果不是衝著作者,誰會覺得這樣一本薄薄的冊子能值40塊?而且北師大果然盛産中國現代史上各種學術大神牛。。。的夫人們。。。
评分太短瞭。。北京生活
本站所有內容均為互聯網搜索引擎提供的公開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儲任何數據與內容,任何內容與數據均與本站無關,如有需要請聯繫相關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於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quotespace.org All Rights Reserved. 小美書屋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