弗拉基米尔·纳博科夫(Vladimir Nabokov, 1899-1977),纳博科夫是二十世纪公认的杰出小说家和文体家。1899年4月23日,纳博科夫出生于圣彼得堡。布尔什维克革命期间,纳博科夫随全家于1919年流亡德国。他在剑桥三一学院攻读法国和俄罗斯文学后,开始了在柏林和巴黎十八年的文学生涯。
1940年,纳博科夫移居美国,在威尔斯理、斯坦福、康奈尔和哈佛大学执教,以小说家、诗人、批评家和翻译家身份享誉文坛,著有《庶出的标志》、《洛丽塔》、《普宁》和《微暗的火》等长篇小说。
1955年9月15日,纳博科夫最有名的作品《洛丽塔》由巴黎奥林匹亚出版并引发争议。
1961年,纳博科夫迁居瑞士蒙特勒;1977年7月2日在洛桑病逝。
《洛丽塔》是纳博科夫流传最广、争议最多的作品,也是研究者最为青睐的作品。既是作家个人艺术风格的集中体现,也是后现代主义文学名闻遐迩的经典。 小说包含“序言”和“正文”两部分。 正文部分以第一人称叙述。“我”自称为“亨伯特·亨伯特”,1910年出生于巴黎,虽然母...
评分我们身边有一种男人非常静,像室内盆景那样的一种静。我在大学念书时,学校图书馆的复印室里就有一个。那是个微微秃头的中年男人,瘦高,脸面干净,在光线幽暗的室内独自摆弄一台轧纸机。 他的眼睛漆黑而清亮,散发出深谷里不名植株的湿润气。我知道,那些炽烈如火的女人,遇到...
评分《Lolita》。 如同译者所说:最要命的是情节的展开慢得出奇。 由于这个可爱少女的名字所被赋予的色情意味,一直对本书及相关电影心存“敬畏”。或者根本就是态度犹豫。 但当真下定决心去读之后,才发现道德评论家的荒唐。 哪里有海水火焰,分明平白得——你可以讲着上海话想象...
评分洛丽塔,任性的小妖精。 很喜欢很喜欢她。只有她才可以在大雨滂沱后若无其事地吃樱桃巧克力冰淇淋,还用摄人眼神定定地看着你,然后咯咯笑。媚若无骨。 多年前的那个下午,如果不是她,趴躺花园天真烂漫看画册,水花浇透鹅黄短裙,就不会有此后种种故事后人漫长迷恋。她是小小...
评分最近晚上抽空就读它。 很多让我喜欢的书和电影,第一眼总不会觉得特别好,甚至是讨厌。记得第一次看纳博克夫的这本久负盛名的书,是在学校图书馆借的一本旧版本。今天想起来,可能是当初太年轻浮躁,也可能是译文太差,总之我看了十页,心里想的是:这也算小说?整一个男人的意...
最佳翻译!然而纳博科夫在后记里写:我的个人悲剧,此事不会也不应当与任何人相干,在于必须放弃自己的母语——自由自在,丰富而且驯服的俄罗斯语言,而使用二等商标的英语不具备任何这类东西——莫名其妙的镜子,黑天鹅绒的背景,隐含的联想与传统——而这些东西,土生土长的幻想家,就可以小尾巴飞得高高的尽情使用,以其魔术师的妙手超越一切传统。
评分最佳翻译!然而纳博科夫在后记里写:我的个人悲剧,此事不会也不应当与任何人相干,在于必须放弃自己的母语——自由自在,丰富而且驯服的俄罗斯语言,而使用二等商标的英语不具备任何这类东西——莫名其妙的镜子,黑天鹅绒的背景,隐含的联想与传统——而这些东西,土生土长的幻想家,就可以小尾巴飞得高高的尽情使用,以其魔术师的妙手超越一切传统。
评分我想说我太喜欢这个外婆留给我的译本了
评分最佳翻译!然而纳博科夫在后记里写:我的个人悲剧,此事不会也不应当与任何人相干,在于必须放弃自己的母语——自由自在,丰富而且驯服的俄罗斯语言,而使用二等商标的英语不具备任何这类东西——莫名其妙的镜子,黑天鹅绒的背景,隐含的联想与传统——而这些东西,土生土长的幻想家,就可以小尾巴飞得高高的尽情使用,以其魔术师的妙手超越一切传统。
评分一杯爱与欲望的烈性鸡尾酒,撩动的气泡。作家是驾驭语言的大魔术师, 翻译也是经得起推敲的高手,堪称双剑合璧。佩服作者的直率、勇气和全宇宙一流俊的英文文字功底,活色生香中,又饱含了苦涩之爱的汁液、神经悸动与幽默。感觉是了不起的盖茨比之后,又一本不得不读英文原版的书!文中很多爱的段落让人在不觉中被催眠居然原谅了男主对洛丽塔造成的abuse之事实。那么盘桓在心中的问题又来了:一个燃烧着地狱之火的天堂,到底能否称之为天堂?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quotespace.org All Rights Reserved. 小美书屋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