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说的时间性与现代性

小说的时间性与现代性 pdf epub mobi txt 电子书 下载 2025

出版者: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
作者:王炎
出品人:
页数:231
译者:
出版时间:2007-5
价格:14.90元
装帧:
isbn号码:9787560065861
丛书系列:
图书标签:
  • 文学理论
  • 叙事学
  • 小说理论
  • 时间
  • 成长小说
  • 现代性
  • 小说论
  • 王炎
  • 小说
  • 时间性
  • 现代性
  • 文学理论
  • 叙事结构
  • 时间观念
  • 现代主义
  • 小说研究
  • 文本分析
  • 时间与叙事
想要找书就要到 小美书屋
立刻按 ctrl+D收藏本页
你会得到大惊喜!!

具体描述

内容提要

在西方小说理论发展的过程中,对小说形式、叙事结构和语言文体的研究已相当深入,但有关小说叙事的时间性研究仍处于起步阶段。在我看来,小说叙事的时间性研究,本质上是对现代性文学表征(symbolic representation)的探索。从18世纪晚期欧洲“成长教育小说”(Bildungsroman)的兴起开始,现代西方小说作为一种全新的文学形式,始终承载着对现代性的时间观念和现代化进程中意识形态的反省。本论文尝试着对成长教育小说进行“谱系学”(genealogical)分析,意在将文学形式作为探讨现代性的一种中介方式,以揭示出现代性时间叙事如何重塑了文学对世界的想象。

本论文由“绪论”、八章正文和“结语”,共十个部分构成。

绪论部分,从莱辛在18世纪对艺术形式所做的两分法——时间艺术与空间艺术分野开始,循着多位理论家小说时间研究的踪迹,呈现出有关小说形式与时间性关系等基本问题。并进一步深入到小说理论家卢卡契、巴赫金和奥尔巴赫的时间研究中,揭示出时间性与叙事性之间问题视域和复杂关系。

前三章以墨罗蒂对欧洲成长教育小说的研究为基础,多层面分析了成长教育小说的时间性叙事与现代性话语之间的表象关系,并力求全面清理各种小说时间性的研究方式及其在认识论层面上的局限。根据迈克黑尔小说理论所提出的两个基本研究角度:认识论与存在论,本论文进一步为成长教育小说时间性研究提出新的研究范式:成长的存在论维度和成长教育的生存论时间性。

第四、五章以两个新范式为出发点,揭示出包括巴赫金、卢卡契和墨罗蒂等在内的小说理论家在成长教育小说时间性的研究中存在的问题在于:往往局限在认识论的时间性的单向度上,未能展开主体成长的另外两个时间性维度——存在论和生存论的讨论。只从单向度研究小说时间,就很难真正面对“成长教育”的传记性长篇小说——这种现代性话语的文学象征形式本体及其背后的深刻矛盾张力场。

在第六章讨论成长教育小说生存论和存在论时间结构的基础上,第七章直接进入到问题的核心——现代性的时间性研究中。随着揭开现代性话语背后线性和武断的时间逻辑之后,本章同时着手为后现代空间性叙事的研究提供一种新的话语平台。

第八章力图阐明:从现代主义的认识论时间性叙事、到后现代的存在论空间叙事,这一转化过程中潜藏的错综复杂的深层原因。面对这种刚刚出现的叙事学转向,无论是传统叙事学,还是各种新、旧小说理论,都仅仅停留在初步探索层面,有诸多关键问题未曾触及。就此而言,本章从空间与存在论的关系这一角度入手,在分析叙事的存在论因素与认识论的时间性之间张力的同时,深入研究多样性和碎片化的空间性叙事,以及它与存在论哲学思潮之间的关系。这种关系蕴涵在现代性意识形态内部的矛盾之中,而借助杰姆逊、奥斯本等对现代性时间性研究的成果,并联系托马斯·曼对时间性叙事的反思,以及卡尔维诺空间叙事小说的文本分析,就成为我的一种研究策略。

结语部分梳理出三组重要的叙事关系:现代性与认识论的时间性叙事、存在论与生存论的时间性叙事、以及存在论与后现代空间性叙事。这三组关系既是小说叙事研究的重要范畴,也是现代性研究的可资参照的有效坐标。应用这三组研究范畴,本论文紧紧抓住“成长”和“教育”——两个主体和时间性建构的核心元素,尽可能全面而深入地揭示出时间性叙事内部的矛盾和嬗变的根据,并且敞开时间性与空间性叙事之间的矛盾,透视其交互融合与相互转换的基础,拓展小说研究的文化视野,力求丰富小说理论的内涵。可以说,正是将小说形式的研究置于时间性现代性话语这一宽广的背景之中,本文的研究才获得了新的问题视域和研究入思角度,才可能厘定现代性与欧洲成长教育小说的内在脉络和紧张关系。

关键词:成长教育小说 时间性叙事 空间性叙事 认识论 存在论 生存论

作者简介

王炎,1963年生于北京。北京外国语大学外国文学研究所副研究员,美国Seton Hall University客座教授。先后在美国Seton Hall University获硕士、北京大学获文学博士学位。著有《奥斯威辛之后:犹太大屠杀记忆的影像生产》(三联书店2007年2月版)和《小说的时间性与现代性》(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2007年4月版)。

目录信息

绪论 研究语境及方法
第一节 小说时间性问题的提出
第二节 现代小说时间理论史描述
第三节 理论视角与方法论说明
第四节 整体构架与题旨
第一章 小说对时间的追问
第一节 对时间测量的追问
第二节 对存在与永恒的追问
第三节 对时间与历史的追问
第四节 认识论与存在论的时间观
第五节 成长教育小说的存在论时间
第二章 教育的时间性维度
第一节 “成长教育”中的认识化与存在论
第二节 洛克与英国教育小说
第三节 认识的线性时间性维度
第四节 笋玛古典主义的“有机成长”
第五节 日常时间性与存在论
第三章 成长的时间性维度
第一节 对青春时间性的追问
第二节 成熟或青春的终结
第三节 幻灭或时间性的终结
第四节 成长教育小说的终结与存在意义的反思
第五节 存在的时间性与青春的消逝
第四章 “成长”中的未来与希望
第一节 现代小说理论中的“希望”与“未来”
第二节 存在论意义上的“希望”与“未来”
第三节 在“未来”中展开的“现在”
第五章 时间性叙事中的身体、死亡与永恒
第一节 “成长”叙事中的永恒与意义
第二节 身体与死亡
第三节 经历他人的死亡
第六章 时间性叙事与“永恒轮回”
第一节 托马斯·曼与尼采的“永恒轮回”观
第二节 死亡与“永恒轮回”
第三节 线性时间叙事的消解
第七章 时间性叙事与时间性终结
第一节 意识流小说的兴起与时间性叙事转向
第二节 小说的意识时间
第三节 时间性的终结或存在的论的开端
第八章 现代性终结与空间性叙事兴起
第一节 现代性与它的时性
第二节 后现代空间性叙事
第三节 存在论与空间性叙事
结语 时间性与空间性叙事的互动与研究
第一节 现代性与认识论时间性叙事的内部张力
第二节 存在论与生存论时间性叙事之间的互动
第三节 历史的终结与空间性叙事的研究
主要参考文献
后记
书评
· · · · · · (收起)

读后感

评分

论著有很强的思辨性,研究的是成长小说这个亚文类,关心的其实是哲学中的时间性问题。相对于作者对时间性与现代性这两个复杂命题的深入论述,个人更感兴趣的是作者所分析的部分文学文本中的时间表征。 《鲁宾逊漂流记》:鲁宾逊在荒岛的漫漫岁月中,战胜了彷徨、恐惧和软弱,建...  

评分

论著有很强的思辨性,研究的是成长小说这个亚文类,关心的其实是哲学中的时间性问题。相对于作者对时间性与现代性这两个复杂命题的深入论述,个人更感兴趣的是作者所分析的部分文学文本中的时间表征。 《鲁宾逊漂流记》:鲁宾逊在荒岛的漫漫岁月中,战胜了彷徨、恐惧和软弱,建...  

评分

论著有很强的思辨性,研究的是成长小说这个亚文类,关心的其实是哲学中的时间性问题。相对于作者对时间性与现代性这两个复杂命题的深入论述,个人更感兴趣的是作者所分析的部分文学文本中的时间表征。 《鲁宾逊漂流记》:鲁宾逊在荒岛的漫漫岁月中,战胜了彷徨、恐惧和软弱,建...  

评分

论著有很强的思辨性,研究的是成长小说这个亚文类,关心的其实是哲学中的时间性问题。相对于作者对时间性与现代性这两个复杂命题的深入论述,个人更感兴趣的是作者所分析的部分文学文本中的时间表征。 《鲁宾逊漂流记》:鲁宾逊在荒岛的漫漫岁月中,战胜了彷徨、恐惧和软弱,建...  

评分

这是一本值得去读的作品。我特别感兴趣于作者关于意识流一面的观点理论。是一部很有指导意义的小说理论著作。

用户评价

评分

反复看了两遍,许多具有启发性的点,任督二脉有点打通的感觉。切入点很棒,对关于时间性的理论上梳理也比较清晰。说说比较遗憾的地方吧,一是感觉并没有形成太完整的理论体系呀,有点零散零碎,不过恰因为零碎容易激发我的想法。二则是除了《魔山》以外,其他都不是很贴近文本来分析,不过作者自己在前言就说了本来这书就不是为了细读文本写的,可是感觉如果从这个点切入细读文本会特别有意思呀,遗憾呀。还得到了一个关于读书的启示,先有一个问题,然后去看相关的书,会更有针对性呀。。所以又开始重看小说的兴起了。。。提纲,快快出来吧。。

评分

黄棘师兄推荐,深谢。非常卓越的文论,为我对时间与文本的关系的理解敞开了新路径。王炎舍弃了仅停留于认识论层面的柏格森巴赫金等人的时间观,而从海德格尔的存在与时间入手,解读了经典作品中,存在层面的“存在与时间”关系,步步为营导入对现代性的探索,诚然高论。有思辨上的微小瑕疵,但瑕不掩瑜

评分

跳着读的,有些启发。

评分

考研时期在学校图书馆看的。当时关于时间和现代性的关系的书籍还不多,更何况它是在谈成长小说。北大考研有一年大综合的专业基础就考了成长教育小说的问题,这个算是专题探讨,值得一读

评分

寫畢業論文時拿來看的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book.quotespace.org All Rights Reserved. 小美书屋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