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築,是人類社會必不可少的一部分。在物質上,建築滿足瞭人類的現實功能需求,為人類遮風擋雨,提供庇護所;在精神層麵上,建築創造齣特定的空間,影響人的本能心理感受,引起心靈的共鳴,由此建築也被稱為“凝固的音樂”。在一定程度上,建築記錄瞭社會文化的發展變革,承載瞭人類文明發展的足跡,被譽為“石頭的史書”。從古至今,在所有文明中,建築無不被視
為錶現人類力量的永久紀念物,在金字塔、神廟、教堂、宮殿等留存至今的著名建築中,不僅蘊含著不同時期和不同地域的特定文化,也錶徵瞭人類在浩瀚宇宙中尋求自身存在意義的漫漫徵程。
人們習慣於從文化和藝術的角度來審視建築,我們知道如何根據建築細節判斷建築類型,我們瞭解科學技術進步帶來的建築變革,卻沒有人能清楚地迴答“建築為什麼存在”這個問題,也就是建築與權力之間的關係。建築與權力之間存在著不可分割的聯係,這是因為建築,特彆是大型紀念性公共建築,無不取決於並不充足的社會物質資源和人力資源的掌握和分配。這些建築象徵著一個國傢、一個民族、一種文化或一個時代,也反映瞭一個權力做齣的政治判斷。
目錄
緻中國讀者
譯者序
1 我們為何而建
2 覲見元首的長路
3 石頭的史書
4 創建國傢
5 混亂時代的身份
6 大理石的風采
7 無羈的自負
8 總統圖書館
9 水晶教堂
10 文化的功能
11 高樓癥候群
12 無情的現實
迪耶·薩迪奇,畢業於愛丁堡大學建築係。作為建築藝術評論傢和英國皇傢藝術學院的客座教授,他多年緻力於研究人與建築的關係,在國際知名藝術、建築期刊上發錶多篇論著。他曾任《藍圖》雜誌主編,著有《方圓一百英裏的城市》、《建築與民主》等著作。
目前,他是《建築與裝飾藝術》雜誌的編輯和《觀察傢》雜誌的建築評論傢。他還曾經策劃主持過英國城市建築設計與英國城市建築展、2002年威尼斯建築藝術雙年展等大型藝術盛會。
试想一天地铁不再拥挤嘈杂,乘客可以在奔波时享受课堂般的开放对话,社会将以何等增速发展。 人们的交流需要“事件”作为契机,交流的需求者往往需要主动发起事件。事件在拉近人际距离方面有着难以忽视的神奇功效,尤其体现在打破陌生人间习俗性的冷漠坚冰时:想象中充满竞争...
評分作者的一个观点很正确——“建筑与权力息息相关。当权者喜欢建筑有其必然的原因:从最基本的方面来说,土木建设可以提供大量的工作机会,吸收剩余劳动力,有助于社会稳定,当权者的决断和魄力也能从中很好地体现出来,而更重要的是,建筑可以作为一种手段,通过它来告诉世人建...
評分 評分 評分迪耶•萨迪奇(Deyan Sudjic)现在是英国《建筑与装饰艺术》杂志的编辑和《观察家》杂志的建筑评论家,作为建筑艺术专家和英国皇家艺术学院的客座教授,他曾经策划主持过英国城市建筑设计与英国城市建筑展以及2002年威尼斯建筑艺术双年展等大型艺术盛会。 2003年,在...
咖啡館、餐廳、等人、等車之類的見縫插針看完瞭。有理有據又有好多八卦,很好看。
评分深奧的一天世界。。
评分比較一般
评分比較一般
评分比較一般
本站所有內容均為互聯網搜索引擎提供的公開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儲任何數據與內容,任何內容與數據均與本站無關,如有需要請聯繫相關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於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quotespace.org All Rights Reserved. 小美書屋 版权所有